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蒙倌”满嘴“之乎者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8日07:55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快乐,并不只在脸上。
“写不好,戒尺会打手。”“哈哈,来了来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啃住不放手。 孩子的“见面礼”。
  本报记者 周志刚 摄影报道

  冬日。暖暖的阳光里,记者来到湖南平江的南江镇。平江地处湘鄂赣交界的湖南一侧。在平江,人们习惯把私塾称作“教老书的”或是“蒙馆”,越是偏僻山区,就越多。

  私塾先生都是五乡四邻德高望重的老者,也有称作“蒙倌”的。这些老先生几乎都是深居简出的,“并不是因为年纪大的原因,这是一种修养。”坐在非常整洁的卧室里,朱执中老先生对记者说。说这话时,记者注意到,在朱老身后的床前,挂着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

  平江私塾里的学生,大多是11岁到17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有的读半年、一年,有的学三四年。“学好了,这也是一门手艺”。今年80岁的朱老先生,从19岁开始教老书,解放后中断,1982年复操旧业,教过的弟子已有四五百人。私塾没有年级之分,学生都在一个没有黑板的教室里,念《三字经》、《论语》、《孟子》甚至《左传》,大家用平江话念起书来,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什么也听不出来的嗡嗡声。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的之乎者也。

  在平江县南江镇党政办工作的李裕军说,平江的私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学生到私塾来学习乡党应酬,将来在地方上从事礼仪应酬活动,这是学生的直接目的。加之平江素来崇文尚武,有“读了增广会说话,看了幼学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种种原因使得平江私塾得以留存。但无疑,私塾的教育和传统文化中忠、孝、廉、义、仁的观点,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是很浓厚的。但是,现代教育一样可以把传统文化吸收进去,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融入新的教材中去,换一种其它形式,更科学、更规范地传播和弘扬。如果能够这样的话,私塾存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就不大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