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次成功的债转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5:3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去年4月11日,国务院同意中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实施债转股,此举不仅大大减轻了该厂债务负担,而且还为企业融得14亿元资金的投入———一次成功的债转股

  本报记者宁方正

  历史曾经辉煌

  以原油加工为主、生产30多个种类石化产品,固定资产近30亿元,拥有20余套炼油、化工装置,年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00多万吨,为中国石化集团在山东省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之一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石油化工厂是我市工交企业中效益的佼佼者,在青岛的公众中,青石化可谓赫赫有名。谈起这一辉煌的历史,厂长王英彬也自有一番感触———

  青岛石油化工厂始建于1964年,经过几代人40年的辛勤耕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原油加工为主、生产30多个种类石化产品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固定资产近30亿元,拥有20余套炼油、化工装置,年原油加工能力由两年前的100万吨,达到现在的300多万吨,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在山东省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之一,也成为山东省石油化工企业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外部环境等种种原因,企业欠商业银行外债9.9亿多元,资产负债率高达近100%,每年亏损上亿元,导致生产举步维艰。同时,一些技改项目难以上马,更谈不上企业发展。1999年上任的王英彬坦言:“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寻找谋生的出路。尽管企业如此困难,但是,每年上缴的利税仍然能够达到3亿多元。”

  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是在2000年。这一年末,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青岛石油化工厂整体划转中国石化集团,成为中国石化集团的国有全资子公司。依托中石化集团这艘国内最大的“国企航母”,青石化厂拥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发展的“助推器”。在前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总投资7亿元建成的13项重大工程绝大部分已经投入生产运行。

  但是,在中石化集团这个“大家庭”里,青岛石油化工厂还相对弱小。面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无情的市场竞争,王英彬表示:“我们的惟一出路是知难而进,加速发展,综合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争得一席立足之地。”

  迎来二次发展机遇

  30多个技改项目先后全部建成投产使用,企业新建的两条原油输油管线,输送能力达到800万吨,汽油和柴油的市场覆盖率已经占到全市的近70%

  刚刚过去的2003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原油加工量由2002年的152万吨达到186万吨,销售收入达到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45%,成为中石化集团内原油同比加工量增长最多的企业。更为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去年的利润达到3180万元。如果没有债转股,这一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通过实施债转股,不但大大减轻了青岛石油化工厂债务负担,而且还使他们融得14亿元资金的投入,从而为青石化厂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难以复加的基础———

  几年来,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争取、组织实施了300万吨/年炼油配套完善技改工程,使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和环保治污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试车一次成功,对确保柴油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产生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企业未来发展“生命线”的原油输油管道、干气管线和成品油输油管道的先后建成,使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质的飞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测算,仅原油输油管道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万元。另外,该厂酸性水汽提取装置、污水处理厂、油品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等改造项目的建成,也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工作上台阶。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面对与日俱增的车用燃料消耗量加剧了空气质量危害的形势,投入巨资,果断上马了60万吨/年催化柴油加氢装置和2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生产在燃烧过程中对空气污染极低的“清洁燃料”。再加上多套环保装置的投产使用,不但为自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到去年上半年,共有30多个技改项目先后全部建成投产使用,企业新建的两条原油输油管线,输送能力达到800万吨,两条成品油管线从厂内直接通到青岛石油第一油库……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企业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目前,青岛石化厂主打产品———汽油和柴油的市场覆盖率已经占到全市的近70%。该厂2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大项目已经在去年上半年交付生产,这一项目对整个青岛石化工业的产品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切,与实施债转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债转股带来的投入保证

  当你行驶在胶州湾高速公路时,或者走进位于胶州湾畔的青石化厂厂区,会惊奇地发现,燃烧了多年的火炬“长明灯”已经不复存在

  债转股的实施,保证了青岛石油化工厂一系列环保措施的实施。

  走进现在的中石化青岛石油化工厂,仿佛来到一座石油城:蔚为壮观的厂区,高耸入云的炼塔,纵横穿行的排管,错落有致的油罐……这一切,构成了青岛石化腾飞的基点。然而,为外人所鲜知的是,这里还是“清洁工厂”、“环保工厂”的示范。

  当你行驶在胶州湾高速公路时,或者走进位于胶州湾畔的青石化厂厂区,会惊奇地发现,燃烧了多年的火炬“长明灯”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原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气,如不将其燃烧掉,里面的化学成分将会污染空气,甚至还会威胁到安全生产。因此,火炬“长明灯”曾经成为炼油厂的标志之一。青岛石化厂“长明灯”的消失,应主要归功于2001年建成的环保工程———瓦斯回收装置。实际上,该项工程只是这个厂着力实施清洁生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一个缩影。

  早在企业发展之初,他们就将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建设了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和硫磺回收装置等设施,将生产过程中的外排水、气等均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更是积极遵循“环保优先”的原则,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纳入“全厂经济责任制考核”及“装置达标考核”体系之中。这样,不仅强化了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也在全厂范围内努力营造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

  在近两年来,总投资7亿元建成的13项重大工程,其中总额5亿多元的装置均具“环保”概念。对于“环保项目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厂长王英彬表示,决策者和职工都认为“值”———因为他们更明白企业要做大做强,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不管企业如何困难,优先发展环保装置,已经成为职工们的共识。

  正是有了这样的环保意识,2001年在成品油价格低位运行、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他们又在原环保装置的基础上,新建了酸性水汽提取、硫磺回收、瓦斯回收及污水处理厂等大型环保装置,使酸性水以及污水的处理能力由原来较小规模发展到系统处理,硫磺和瓦斯的回收能力成几倍增长。这些措施和装置,确保了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增产不增污”,并为今后规模扩大、产量扩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清洁工厂”、“环保工厂”,不仅体现在工艺与设备上,还反映在产品上。当今世界,“清洁燃料”已经成为石化企业高附加值产品的标志之一。青石化的决策者审时度势,果断上马总额为3亿元的60万吨/年催化柴油加氢装置和2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生产的93号汽油已经推出,不仅满足了青岛的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向省内外输送,其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有助于企业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青岛石化厂环境保护工作已从最初对生产过程“三废”的简单处置发展到系统化、标准化、全方位管理阶段。厂长王英彬表示,作为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环境保护先进企业”、“无泄漏工厂”和“清洁文明工厂”的企业,将矢志不移地坚持发展与环保并举、发展与环保优先的原则,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清洁工厂”、“环保工厂”和“绿色工厂”。

  债转股后的新蓝图

  经过债转股改造工作之后,“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于本月18日横空出世,下一步发展的蓝图和规划已经全面铺开

  2003年,是青岛石油化工厂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关键一年。他们把这一年确定为“管理、效益、创新年”,就是要潜心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创新发展作为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的青岛石油化工厂已经发展成为中等规模炼化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逐步显现。厂长王英彬说:“2003年,我们为‘做特、做精、做强’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青岛石化厂已经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生产装置新,企业用于生产的设备基本为近几年新建成投产的设备;二是科技含量高,主要生产装置均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DCS系统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三是职工队伍精干,目前在岗职工人数为1600余人,从事主业的职工不到1100余人,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

  不久前,中石化集团公司又为该厂批复了“22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原油输油管线黄岛首站”等技改项目。其中,气体分馏装置项目已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原油输油管线黄岛首站项目,目前也已进入设计阶段,近期内将开工建设。

  而今,青岛石油化工厂已经为下一步发展描绘了蓝图和规划:在对现有300万吨/年炼油装置进行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所处地域优势和自身优势条件,进一步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利用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争取建设低硫燃料油、高等级道路沥青、聚丙烯等加工装置,全面落实企业发展目标。今后,随着企业炼油配套完善技改工程的不断推进,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油港、油库等设施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已建成投用?脑汀⒊善酚汀⒏善芟叩脑诵行剩迪衷妥试础⒊善酚筒返慕龀┩ǎ乇臼〖爸鼙呤∈械厍氖谐】占洹?

  经过债转股改造工作之后,“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将于本月18日横空出世。新“青岛石化”由一家纯粹的国有独资企业变为一家拥有3家股东的股份制公司,分别由中国石化集团、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3家股东组成,注册资本为15.9477亿元,其中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37.5%、31.97%和30.53%。

  对于企业债转股后带来的变化,王英彬表示,除了资金和生产发展后劲足,还将给企业带来了机制和体制的变化,增强企业员工在全新体制下的竞争意识。同时,企业可以加速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新闻背景

  债转股,简言之就是企业产权中的债权和股权的构成关系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构成中,有两种基本构成,一种叫作债权,一种叫作股权。股权与债权的构成关系可以不断调整,而且应当不断调整。有些领域或者行业、企业,适于更多地采用债权的方式融资,有的则适于用股权方式融资。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依照风险不同以及收益预期不同,来实现资源集中和调整的就是上述两种基本的产权方式。

  其在国内产生的背景是,2000年,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国家为降低金融不良资产率而采取的特殊政策,即将商业银行(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权主体与国有企业债务主体同时以出让股份的形式实施“债转股”,债权、债务两个主体同时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这种意义上的“债转股”,可以盘活资金,提高企业和银行的成长能力,然后再用盘活的股份制形式的企业资产抵减债务,即所谓“股抵债”。

  据了解,国务院批准580家企业实行债转股,总金额4050亿元人民币。青岛石油化工厂实行债转股不在上述580家企业范围内,而是作为一个特例。债转股使一大批国有企业摆脱了利息负担,许多企业当年就扭亏为盈。一大批国有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青岛石化产品适销对路,有市场竞争力;其工艺装备为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企业管理较好,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企业领导班子强,善于经营管理。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债务负担过重,符合债转股的有关条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4月11日以国资函〔2003〕1号文件,正式批准实施债转股。———摘自国家经贸委等三部门有关文件

  编者按2000年12月,青岛石油化工厂整体划转中石化集团,这艘国内最大的“国企航母”给青石化的迅速腾飞提供了助推器。时隔整整两年,也就是2003年1月,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厂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又签定了债权转股权协议,这意味着青岛石油化工厂“卸下”了高达近16亿元的贷款包袱,从此可以“轻装上阵”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