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入世第三年:青岛如何应对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5:41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2004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三个年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入世前“狼来了”的盛世危言似乎并未应验。但有专家指出,“不是狼没来,而是它隐没在了各色的羊皮之下”,而这各色“羊皮”,既包括自身经济周期的反向抵消,也有过渡期的遮闭保护。

  那么,在中国入世的第三年,新的开放是否带来更大的冲击?作为走在开放城市前列的青岛市,应采取什么样的新举措来应对这些冲击呢?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政府有关人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

  扩大开放度带来新考验

  有专家指出,2004年是我国入世以来开放幅度最大的一年。市外经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姚新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业、零售业、电信业等十多个产业领域将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将加快进入我国市场;另一方面,国外针对中国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也将增多。

  据介绍,2004年,我国对外资开放程度最大的仍是农业、零售业和保险业等行业。首先,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有较大幅度下降,降幅在9%到20%之间,国外农产品将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同时,2004年,我国将全面允许外资从事图书、报纸、杂志、药品、农药和农膜的分销。外资从事特许经营和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也将全面取消限制。另外,从2004年开始,外资财险公司可依照有关规定,在华经营所有合法非寿险业务,并可将经营区域由目前10个城市扩展至15个城市。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国外制订的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姚新告诉记者,2004年,国外的绿色壁垒手段将层出不穷。比如说,从今年开始,欧盟将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的销售,其中涉及我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日本则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56项增加到104项等等。

  同时,技术壁垒涉及面也将更广。据统计,2002年以来,每年都有70%以上的中国企业遭遇到技术壁垒。而进入2004年,国外采用的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我国企业一直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最近美国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而此标准约束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SA8000标准如果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的在华采购,相当多未经认证的中国企业将失去订单。

  由此来看,这种认为“今年国内企业将面临真正的考验”的说法并不为过。而面对这一考验,我们是否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呢?

  冲击波提前释放

  下一步要打“阵地战”

  对许多本土商家而言,危机感从2001年多哈的那一记槌声敲响时就开始了,他们在竞争中逐渐认识到商界的一个真理:“得渠道者得天下”。于是,加快扩张新“渠道”成为众商家不谋而合的行动方略,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仿佛一夜间就冒出了各种“连锁店”。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记者在采访青岛本土商业的龙头企业利群集团总裁徐恭藻时,深切感受到了这话的分量。徐恭藻认为,2004年底,将是我国入世后零售业的最后一个关口,外资渗透将扩张到县级市,零售和批发的限制将全面取消,外资进入商业的步伐提速,这对我国的本土商业而言冲击将是空前的。

  “不过,对于先知先行的青岛市来说,2004年外资进入商业的冲击不会很大,因为青岛商业的最大外资冲击波已经过去了。”徐恭藻说,青岛作为我国商业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目前所拥有的外资商业企业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是最多的。而在外资进入的这个过程中,青岛的本土商业通过快速的扩张与整合、与外资商业抢分地盘,已建立起自己的牢固阵营,而且,几家势力较大的商业企业还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在青岛以外的城市抢占市场先机,这为今后的规模拓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外资进入的冲击波已提前释放,但下一步外资商业必将依靠其强大势力与本土商业拉开“阵地战”。对此,徐恭藻认为,今后青岛的本土商业必须在加快扩张的同时,进一步从成本控制、物流配送、效率管理等几个大的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通过强强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集中各种优势共同做大本土商业。

  最大挑战是

  突破贸易保护壁垒

  入世两年来,在对外贸易方面,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国外持续增长的反倾销案例,这极大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

  青岛是一个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大约有近30%的工业产品出口境外。因此,在谈到如何应对入世新挑战的时候,我市WTO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努力避开贸易壁垒的限制,从而确保我市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

  “从‘经济国际化’这个层面来讲,入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海洋大学经贸学院朱新瑞教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说,当前,我们必须要从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中国优势相结合,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坚持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从?鸩教嵘泄谜寰赫Γ欢舷蚓霉驶踅?

  青岛大学外贸系周升起教授则结合青岛实际,谈了几条应对贸易壁垒的具体措施。他说,首先,我们可以用技术减轻价格压力,通过加大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空间较大的出口产品,实现出口产品的高质高价,避开竞争热点,减轻价格压力,消除低价竞销的必要。其次,用市场多元化化解风险。目前我市对日本、韩国、美国三国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60%以上。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极易引起进口国同类产品生产商的反倾销起诉。因此,出口企业应注重扩大开发非洲、东欧和南亚市场,分散市场风险。此外,要争取“走出去”,实现在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用“走出去”避免贸易摩擦。在这方面,海尔已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创新的第一步是模仿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青岛的金融保险机构的创新改革总是与其总部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

  “金融是经济的大动脉,因此入世对金融的冲击必将会牵动全身。”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行长刁钦义表示,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4年,我国将进一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在经营范围和地域上的限制,外资银行将与国内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在这种形势下,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面对的最大压力是机制压力,目前,国家已经开始下大力气实施银行股份制改革,各地的分支机构也开始行动。刁钦义告诉记者,2004年,农行青岛分行将重点完善市场营销、绩效工资分配、内部控制三大机制,通过撤并低效网点、精品网点建设和减员分流,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为参与国内外银行间的竞争奠定机制基础、客户基础和财务基础。

  “相比之下,保险业目前的市场发展空间更大,这已成为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首要因素。”正在青岛调研的泰康人寿副总裁任道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财产险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不过,本地的保险公司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如熟悉国情,熟悉本地市场以及信息的接收和市场亲和力等,所以,如果真正比拼起来,结果胜负难料。

  任道德说,从长期发展来讲,本土保险公司不能再一味沉浸在自身优势中,必须抓紧时间学习外资保险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有句话叫做“创新的第一步就是模仿”,只有在机制和创新上赶超外资保险公司,才能在更长远的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刚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股票,而且在股市上表现不俗,这不仅表明我们自己的保险公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预示着中资保险与外资保险的新一轮高层次较量开始了。

  新闻链接

  2004,中国需要兑现哪些新的入世承诺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2004年我国除了要继续履行前两年的承诺外,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销服务、金融服务、旅行社和旅游服务、运输服务方面,要履行新的承诺。

  在货物贸易方面,全资中资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经营权的最低注册资本降至100万元人民币(我国已于2003年8月1日提前兑现承诺);外资占多数股份的合资企业获得完全的对外贸易经营权。而在实行国营贸易的商品中,原油、成品油由非国营贸易公司经营的进口比例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15%。根据农产品和工业品关税减让表规定,关税总水准由2003年的11.5%降低到2004年的约10.6%。将有3000多种进口商品根据承诺不同程度地降低关税,信息技术产品等部分进口商品将降至零关税。同时在配额、许可证管理上,取消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进口招标;提高商品进口配额增长率。小汽车的进口配额提高15%;调整关税配额商品的关税、配额与非国营贸易比例。

  2004年中国在服务贸易上的承诺包括:通讯服务,国内及国际基础电信业务:允许在广州和北京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没有数量限制,并在上述城市内或城市间提供服务,外资比例不得超过25%。

  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金融服务,银行业人民币业务:承诺向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继续增加。证券服务:从事国内证券投资管理业务的中外合资公司中,外资比例可以达到49%,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1/3,合资公司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从事A股的承销,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基金的发起。保险业中,寿险:取消地域限制,允许合资寿险公司向外国人和中国公民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险服务。非寿险:取消地域限制。保险经纪: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比例不超过51%。再保险及法定保险:强制分保比例为5%。

  旅行社和旅游服务: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我国已提前开放)。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