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项第一缘何花落即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5:53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刚刚过去的2003年:即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22.6%;居民储蓄余额78.1亿元,比年初增长20.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上升9个位次,名列全国百强县第27位。这三项经济指标均高居青岛五市首位———三项第一缘何花落即墨?

  刚刚过去的2003年,即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3亿元,同比增长22.6%;居民储蓄余额78.1亿元,比年初增长20.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上升9个位次,名列全国百强县第27位。

  以工壮农促发展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以工壮农、工农互补———是即墨发展经济的基本思路。为此,该市首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用硬手段改善软环境,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亲商、爱商、富商”氛围,韩国东永、中国台湾润林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纷至沓来,2003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1.1亿美元,增长38.7%,实际利用外资4.54亿美元,增长73.1%;实际利用内资48亿元,增长33%;外贸出口9.7亿美元,增长20.8%;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外贸出口依存度达41.3%,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外来资金强劲的动力促使该市工业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新型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三湖制鞋、红领集团等企业开始应用ERP先进企业管理技术,现代产权制度日趋明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由去年初的305家发展到363家,完成产值182.4亿元,增长35.4%。创新科技、纹需机械等一批IT、汽车配件和造船配件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在涌现出“即发”中国驰名商标和“红领”等10个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去年又新创立了“琴岛”电热毯中国名牌产品、“红妮”省级著名商标。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拉动GDP增长10.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也快速向纵深推进。依托农业高新区、畜牧科技示范园、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和海水鱼养殖示范园,即墨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大农业园区的示范、服务、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农业高新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繁育新品种38个,推广新技术18项。全市设施化农业发展到3万多亩。畜牧科技示范园生产奶牛胚胎3400枚,新增工厂化肉鸡养殖面积1.9万平方米。该市顺利通过了“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检查验收。新发展虾池养参2700亩,工厂化养鱼养虾面积达到了8万平方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正大、恒生源、润德粮油等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引进的椰风花生饮料、农发天然色素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逐步形成拉动能力,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7.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民营经济显神威

  近年来,即墨始终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市场带动、服务推动等一系列措施,使民营经济的整体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市新发展民营企业970家,总数达到4578家,其中注册资金过1000万元的发展到了62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万户,总数达到6.5万户。

  为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该市着眼于提高民营企业品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他们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创建名牌,努力向科技型、外向型发展。目前,即墨民营企业集团发展到14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36家,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其中108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5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以上质量体系认证,红领、一诺、红妮、雪达、瑞华等一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迅速崛起,成为即墨靓丽的“城市名片”。日益发达的民营经济成长为地方财政的重要增长源,自2000年以来,即墨民营经济税收年均增幅达到了36.9%,大大壮大了政府实力。

  商贸兴市活经济。即墨地处胶东半岛,素有烟台南门、青岛后院之称,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而且即墨人素有经商的传统。为加快经济发展,该市依托区位和传统两大优势,确立了“商贸兴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江北最大市场群”的发展目标,着力构筑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发展格局。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邀请专家对全市市场发展做了短、中、长期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集中规划建设了鹤山路、烟青路北段两大现代商贸区,新建商城大厦和家庭装饰材料超市,改造青岛服装城消防设施,引进佳乐家超市和双星物流中心,使市场规模和档次同步提升。几年来全市共投入8.2亿元,建筑面积超万平方米的18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14处,拥有经营摊位(门市房)6万多个、业户5.8万家,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辐射面广的市场群体系。天南地北的生意人纷纷汇聚到市场里面,出现了一个个“温州街”、“湖北村”、“东北村”。整个即墨城区,街连市、市连街,有街有店铺、无路不经商,步入市区,犹如进入一个大商贸城,服装市场、小商品城、布匹市场、厨具商城、副食品市场……众多的市场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才出商场、又进市场。据?私猓銮嗟悍俺且桓鍪谐。站鲜腥耸痛锏?12万人,日均销售各类服装100多万件(套)。全市集贸市场成交额比上年增长20.3%。

  遍布城乡的市场群表现出强有力的经济拉动作用,成为推动即墨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服装、针织、皮鞋、索具加工和餐饮、旅游、信息服务、运输等二、三产业迅速兴起,大大拓展了即墨经济的发展空间。据统计,近年来围绕市场搞服务加工,该市新增各类工商业户3.6万户,发展培养起服装、针织专业村123个,近10万名社会富余人员在这里找到了创业发展的舞台。本报记者赵芳本报通讯员杨明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