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彼岸到幸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6:57 人民网-江南时报

  《彼岸》讲的是一群没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他们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了戏剧导演牟森主办的一个班。当时牟森正要排一部戏,是诗人于坚根据小说《彼岸》写的一个实验剧《关于〈彼岸〉的语法讨论》。他们在北京电影学院连演七场,每次演完了那些孩子都哭。很多艺术家都去看了,给了很高的评价。

  蒋樾三个月后再次见到这帮孩子时,他们已经被那个瞬间粉碎的大梦扔回到残酷的现实之中,漂流在北京城里,“明星”又还原成普通人了,看得出他们非常难受,非常失落。有的女孩成了歌厅门口招徕顾客的小姐,有的男孩骑着车到处给人送方便面。他们又呆了四个月,实在撑不住了,就纷纷往回走。蒋樾跟了其中的三个孩子回家。这三个孩子特别不服气,回到石家庄的农村,又自己弄了一出戏,叫《一只飞过了天堂的小鸟》,然后在自家的地头上,给三四十个老头老太太演了一场,看完了他们鼓鼓掌。他们的梦就此消失。这部片子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艺术节上放映的时候,观众看完了全都站起来了,长时间地鼓掌。有个小姑娘哭着跑过来对蒋樾说,我的命运跟他们一模一样,又哭着跑开了。

  《彼岸》是一个关于理想的叙事。导师牟森显露出他对于现实的无力与面对他人的冷漠。这些学生———段雪渊、崔亚朴、景彦、祖儿等等,经历的不是通常的理想的褪色,而是瞬间的理想的撕裂。他们或者放弃,或者坚持,但他们回到了“现实”之中。这是理想的泯灭,也是人生的复活。《彼岸》是对艺术与现实的纪录,是对理想的纪录。也是对成长的纪录,包括被纪录的人物的成长,也包括纪录者的成长。

  而《幸福生活》像是《彼岸》的一个续篇。蒋樾纪录一个车站与两个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他们的“幸福生活”。刘永利需要物质———具体为一户好房子,来获得自己的幸福;傅建生需要情感———具体为一个能理解自己的爱人,来获得自己的幸福。他们都努力地在现实中或者回忆(想象)中达成自己的理想,而生活事实上是非常嘈杂的,非常支绌的。事实上这种生活也还不是困苦到过不下去,但是实在欲振乏力。可能性已经降到很低很低,容不得人们再谈什么“理想”。———这个片子里,没有人用“理想”这个词,更没有人用“彼岸”这个词。他们只谈“生活”,但是他们所向往的,或者努力建设的“幸福”,何尝不是“理想”与“彼岸”从二十岁到四十岁的一个变格。

  当在一个概念的导面上思辩时,任何结论都只能向虚无处走。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持,人类几乎难以获得终极的依靠。但对于《彼岸》与《幸福生活》来说,蒋樾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对“生活”的期待与信任。

  和很多的“圈内人”不同:蒋樾选择了在“此岸”建设“彼岸”。

  《江南时报》 (2004年02月09日 第十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