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香江漫话:在紫荆花故地元朗触摸香港的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8: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二月八日电 题:在元朗触摸香港的历史

  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洋紫荆是香港的区花。台湾女作家施叔青在她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荆》中写到,当年英军武力接管新界时,遭到村民的反抗,不少村民英勇献身。村民把这些义士埋在山上,发现一株从未见过的树:开着紫红色的花,树叶的形状好像两颗心迭在一起。转眼之间,满山遍野都开着这种花,从新界开遍整个香港。接管新界的总督卜力把这种花命名为“洋紫荆”。当然这种描写可以理解为是文学,但新界村民的抗英壮举,却是真实的。位于元朗的吉庆围,就是一个标志。

  吉庆围是目前香港保存得最完整的围村。五百多年前,由邓氏远祖始建。吉庆围是一个方形围村,长一百米,宽九十米。清朝康熙年间,为防盗贼,邓氏族人在四边加建高五米的青砖城墙,四个角落并筑有炮楼,墙身特设箭孔,墙外辟有宽阔的护城河。但,这样坚固的堡垒,最终还是没能挡住英军的炮火。

  一八九八年,英国胁迫清政府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广东新安县三分之二的土地,租期九十九年。这块新租借地,被称为新界。一八九九年四月,英国接管新界前后,遭到反抗,邓、文、廖、彭、侯五大家族联合十万乡民,发起抗英保土的武装斗争,几番血战,最后据守吉庆围。英军攻破吉庆围后,将吉庆围的大铁门抢走,作为战利品运往英国。

  一个细雨纷纷的日子,记者来到吉庆围。数百年前的围墙还在,长着青苔和杂草,那些大炮和炮楼,彷佛仍在讲述着当年的抗英故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两扇铁门。这门十分特别,以连环扣形式铸造,没有连接口。据说铸于清康熙初年,铸工精良,至今都没有锈蚀。这就是当年被英军抢走运回老家的铁门。它漂流在外多年,后来在邓氏后人的要求下,于一九二五年物归原主。吉庆围乡民为此举行盛典,庆祝铁门回归,港督司徒拔亲自主持典礼。

  有关新界村民抗英的这段历史,内地女作家霍达也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补天裂》。她曾历时三年,来往于京、港之间,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终于在香港回归之前完成了这部作品。而今,吉庆围让人们那么真切地触摸到香港的历史,很多游客特地来这里参观。记者渐行渐远,吉庆围入口处那副对联“吉水源流远,庆云福泽长”,依然那么夺目。

  元朗位于新界西北隅,它的古迹文物,还不止这些。一九九三年,这里开辟了一条“屏山文物径”,将多幢各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如邓氏宗祠、上璋围、洪圣宫、杨侯古庙等串连起来。在这条文物径的尽头,有一座“聚星楼”,其实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现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层,后因风雨侵蚀,现在只剩下三层。据邓氏族谱记载,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自古以来,元朗是一个渔农为主的地区,乡民以耕田或在鱼塘养鱼为生。宋朝时,就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邓、文两个家族据说是最早迁来的居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元朗逐渐成为现代化的卫星城市,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去年底通车的西铁,更是把元朗和其它地方更快捷地联系起来。元朗,既有它历史的厚重,更有它现代的辉煌。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