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从“教育产业化”到“学校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2:25 人民网

  网友:傅祖洪

  动辄拿某某的网上跟贴比自己少,就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确迂腐可笑。因为网上贴子实在是一个情绪化的东西。

  包括徐晓在内的一些网友,拿某高级官员或某旅美博士所言“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美国在中小学教育里没有所谓的产业化”当作“权威”,这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难道该官员的话、博士的话就是应永远遵循的“标准”吗?难道承担教育的付费方式果真一万年就一成不变吗?难道教育就永远不能“产业化”吗?

  20多年来经济建设还不是我们党勇于改革和探索的成果吗?因此,周济应对记者发难的答辩之辞就是对中国教育的“铁律”、“圣旨”吗?

  周济不是说得好,“我认为这个问题(注:指教育产业化问题)作为学术研讨是可以的”。俗话说,理越辩越明。既然是讨论,那就讨论下去吧!徐晓说,“不再回应任何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鸣文章了”。徐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意见,并不能代表真理,他不愿参加周济也认可的“讨论”,那就自个儿去吧,我们还是愿意为中国教育的出路继续唇枪舌枪!

  为了不至于让网友们误解,我首先声明我的观点:一、政府并不能立即“甩包袱”,反而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付账方式”应改变。二、政府在保证每位学生有公办学校可上学的前提下,逐步将重点学校民办化,并放手民办学校公平发展,以竞争机制降低办学成本,形成公校、民校并存齐进的格局。三、引导教育行业自律组织(如国外的“教育会”等)成立,完善行业自律。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引导、监督,并逐渐放权,最后完成行业自律。

  (一)

  先从“教育腐败与教育产业化”有关的悖论说起。现行学校收费林林总总几十项,这些腐败与“教育是否产业化”无关,与无数双手伸向公办学校的学生乱收费、“搭车收费”有关!七八年之前,还没人提出“产业化”,这些怪病就已症候深沉了。

  因此,乱收费是早存之于“产业化”提法之前,岂能把陈年老罪归之于“后来者”?

  美国没搞“教育产业化”,难道中国也不能搞?美国的教育机器运行良好,民办教育极大地分解了公办教育的压力,并与公办教育良性竞争。尽管美国公校、民校都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至少都是办学自主、平等的,至少都是“低耗高效”的、廉洁的,至少都是没有强权部门搭车收费的,至少校务班子都是受董事会有效监督的,至少公办学校要受到议员的有效监督!

  美国政府是有限政府,其公民的观念就认为“并非什么事都得只能政府独揽”,所以民间公益性捐助事业发达,“私立学校的经费一半来自捐助”。中国教育高度垄断化,严重浪费社会成本,对教育官僚监督难以到位,腐败重重,企图靠其自身机制“救世”,无异是不现实的。通过产业化明晰政府、学校的责权利,才能最终解救中国教育!

  汤敏博士建议的高校扩招,也不是我所主张的“教育产业化”。目前,公办高校独家垄断学历认可的“话语权”,民办高校是“二等公民”,实力难以与公校抗衡,且没有什么“名牌”、“重点”之类的无形资产照耀。公办高校扩招,可以不计成本地伸手向政府要教师、要经费,民办高校却只能投入“资本金”去支撑。在这种严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高校产业化”无疑是将99%的高校生推向政府单方面定价的“高价列车”。

  因此,汤博士的建议实属招着“教育产业化”的旗号,向公众掠夺。汤所谓的“教育产业化”谬矣。真正地“教育产业化”,应在完全公平竞争的环境之下“产业化”!

  (二)

  我历经农村小学教师,到公务员,再到大都市记者,对任何教育领域的腐败都熟知。毫无疑问,农村孩子上学难的家庭最多。如果教育产业化能够拯救农村教育,那么,对拯救整个中国教育就极具标本价值!或者说,如果在完全竞争之下,民办学校竞争能够降低农村学校收费,那么,就不应怀疑民办化之后会导致“学费更高,失学者更多”了。

  请关注下个事例能说明什么——

  上周,我到毗邻四川的渝东北某县一镇上采访“幼儿教育发展之怪现象”:8年前,该镇上没有民办幼儿园,只有公办幼儿园。镇里规定必须读完6期幼儿园才能入读小学。那时,每名孩子每期收费曾高达270元(实际用在每名孩子头上的费用,包括糖果费在内不会超过50元)。幼教行业的暴行,引得众人垂涎。

  后来,县政府终于允许民办了,3所幼儿园不到一年就趁势崛起,教学硬件和招生人数超过公办园!民办园购起了客车,到边远村子里往返接送孩子,到孩子家中动员入园,每天接送孩子到家门口。每名教师都对孩子“亲若母亲”,以前公办园中打骂孩子、随便敷衍教学、不按时上课、发放劣质糖果的事绝迹了。

  同时,民办园收费远远低于公办园(公办园教师系政府拨款,民办园自己养教师,且每期上缴不菲的管理费)。公办园被民办园逼得喘不过气来,也不得不放下架子去抢生源,添设备,提高质量。

  竞争导致服务质量提高!当地幼教一派繁荣,家长纷纷选择孩子送往民办园。到目前,当地镇上的幼儿园收费已降至200元。

  这几年间,公办园与民办园一直纷争不断。镇里曾规定,只允许民办园搞中班、小班,公办园垄断大班办学,同时,不读满6期幼儿园的不准入小学(小学公办的,仅此一家)。这不是往掏出“刀子”逼着家长交钱吗?经过不懈努力抗争,此“土政策”终于铲除,公办、民办公平了。

  到去年9月份,镇里眼看着公办园不是省油的灯,教师吃着财政饭,竟然“斗”不过民办,生源严重不足。于是,将镇里痛下决心“变卖”公办园,教师全部转入镇小学或村小。可惜当地富翁太少,没有能拿出70万元现金去竞标。眼看竞争之激烈,更没有人冒风险去接“承包”。最后,原园长和当地小学校长联手“租下场地”。

  公办园仍打公办旗号,但实则变为民办了,其活力释放,小小一镇共四家“民办园”,竞争加剧,甚至为上门“抢”边远村子里的一个孩子而大打出手。小学校长和原园长当了老板,却眼看“钱不好挣”,于是又想出了歪主意:小学一年级招生只准收“公办园”的孩子。

  有一所民办园被逼急了,自己办起了小学一年级。这可惹恼了教育局,教育局率几十号人马前去取缔,却遭到了上百名家长“围攻”。

  天啊,一个小学校长竟可以动用招生权力,为自己服务,这不是掐其他三所民办园的脖子吗?在他和教育局官员看来,招生规则就是橡皮泥!这样的民办教育是公平的吗?

  再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同在该县县城,2002-2003年内办起了4家民办中小学校,且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令人惊奇的是,民办校对学生的全部收费低于公办校!这就怪事了,民办校靠收取每名学生每期300元,支付了书本费、教学场地费、教学活动费、理论报刊费等等不说,还上缴管理费给教育局(每生每期20元)和养活了教师(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

  奇迹!这真是奇迹!公办学校难以做到的事,民办学校却努力做到了。

  也由此可想,公办学校收费是何等暴利?

  (三)

  暴利来自垄断,竞争“拒绝”暴利。以上两个事例足以证明,充分的竞争会趋逐行业暴利。

  经济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零和博奕”。即,在充分竞争之下,一方获利是以另一方受损前提下,即损益之和为零。当然多方也可以结成垄断联盟,进行“正和博奕”。但实际中,任何价格联盟都昙花一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垄断会带来高利润,其他资本会杀进来掠美。

  尽量降低价格,提高性价比,是企业产品维持市场份额的唯一途径,别无他途。竞争对手之间杀价,使产品利润始终趋近于“零利”。企业要维持利润,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或规模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利,二是开发新产品、不断细分市场来获利。

  一些无知的人总认为,学校民办化之后,将是资本家的暴利时代。这样的人简直不懂经济!一时暴利将让更多资本进入该行业,产能上升带来价格战,谁愿意死守高价而“坐以待毙”?

  我们不妨这样作个假设,现在某地有100所学校,解决了8万学生就读。明天全部转为了民办,自主招生。首先肯定,“8万学生就读”的“产能”不会下降,8万学生不会全部失学。每所学校为了尽量招到学生,会拿“大刀”对着家长吗?不会吧,校长们不会蠢到自个儿关了门做养鸡场,让董事们的资本打水漂吧!

  当然,好学校占了好地块,设备投资高,师资强,收费肯定数倍于普通校,这与其性价比相关。这样,稍差一些的学校利润空间就大一些,有了利润就赶紧再投资“扩大再生产”吧,设备追上好学校后,价格战始终得打下去,以至趋于“零利”。再开发新产品吧,如什么“双语教学”、“文武兼修”等等,学校特色不就出来了吗?

  否认市场的调节作用,而指望公办教育垄断之下的行政手段调配,学校岂能不肥瘦悬殊,教师岂能不有森严等级?

  (四)

  无可否认,中国公办教育在“跑、冒、滴、漏”相当严重的情况下,的确取得了瞩目成绩,正如徐晓所列举的一长串眼花缭乱的数据。但改革就应停止了吗?

  否,应趁有利时机改革也!康乾盛世取得了帝制社会最辉煌的业绩,但一旦停止不就很快就成强弩之末了吗?

  徐晓还列举了各地办好公办校的种种措施和方法:1、行业自律;2、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3、校务公开,遏制“名校”腐败。徐的观点多么幼稚,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指望一个利益集团彻底地自我放弃逐利性,显然有些期望过高。全国教育乱收费何止于徐所列举的数十起“阴沟里翻船案”?教师与校方也是利益共同体,校务公开固然可取,但公开的校务支出中,哪笔开支属实,哪笔开支还可以压缩,人大代表们和家长们未必知晓,教师也未必知晓(我从教和作公务员与学校打交道多年,也不知晓哪笔开支必不可少或有无水份)。即使教师知晓了,会公开吗?敢公开吗?公开了又能起多大作用?审计部门查出了多少水份?审计部门是谁家开的店,你还不知晓吗?再如,农村不都村务公开了吗,村官样不照旧吃吃喝喝搞腐败?

  因此,仅凭几所学校所谓的“校务公开”来希望整个教育行业“自我拯救”,无异于希望官员、校长、教师个个都成自阉私心的高尚圣人。

  (我再罗嗦一个《重庆晨报》曾报道过的真实故事:去年,两冒牌记者到318国道沿途各区县学校“采访”学校乱收费,所到每所学校无不请吃请喝送红包打点,两记者的“进账”写满了密密麻麻几大页笔记本。你可知乱收费的厉害了吧!)

  (五)

  网友徐晓曾在民办学校兼职长达5年时间,发现“公办学校的腐败在民办或私立学校一样存在”,民办学校“加之为了打点方方面面的关系,要花不少的钱。如每年的教师节,请的客人比上课的教师还要多,红包的数目就不少”。

  天啊,这根本就不是民办学校的腐败,而是行政制度的腐败!因为,民办学校被政府部门掌控着利害,你可以对家长和学生胡来,但敢不孝敬制定“游戏规则”的官僚利益集团吗?中国民间资本的弱肋就在于,几乎一切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都在政府管制之中!所以,官员腐败并不能随着产权民有化而消失,资本逐利性决定民企依附于官员而能更好生存和减轻盘剥,因此官员权力寻租现象焉能自绝?

  要知道,好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专家吴敬琏将资本主义分为好的资本主义和坏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几乎都是行业自律,由诸如高度成熟的待业协会之类的组织来制定“游戏规则”并负责监督。哪像我国的协会就像个“二政府”,协会官员由政府部门操作选举,协会当然只能对会员“吃里扒外”了!

  徐晓还说到,民办学校的“平均(收)费比公办高出几乎一倍。而且一些老师打着名师的招牌,乱收费搞补课。除了星期天搞家教外,中午那点时间也不放过,讲几道题,也要收几十元。学校基本没有管理,老师每学期开一次会。所以老师经常迟到或旷课。随意调课也属常事”,“重庆著名的贵族学校桦桦已经倒闭;另一著名贵族学校开明业以转让”。

  其实,正是民办学校如此放弃对“教学质量观”、“学校管理观”的操守,才使得自家走上绝路!

  徐的证据也再次证明,大众消受得起的收费才能使民办学校长久生存下去,贵族化收费不能维持民办学校的“市场份额”,不能拯救民办学校。

  (六)

  中国教育“高耗低效”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也是事实。政府不能急着“丢包袱”,更不能全部“丢包袱”,一步一步,一地一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方法各异,稳步推进。

  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对学校“补贴”,但办学效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以前,我们对农业的补贴也一直是“养粮站”,但结果呢,管粮的都成“鼠辈”了!

  去年,安徽省已在全国率先推行对农民直接补贴。如今,全国各地城市低保都实现了货币化发放,政府并没有开设几家“义务超市”任城市弱者月月去领取。

  目前,我国城市公用行业已向所有资本开放,以市场导向为目标,降低公用事业成本,这是好事呀。再说,城市公交也是公益事业,政府投入道路设施建设,公司在车辆投放、利润分配方面有自己的一定自主权利。在政府定价下,公交公司不也按产业化搞下去了吗,那么其为什么又没遭至公众性非议?

  因此,为什么教育行业不可以直接“补贴”学生呢?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应一如既往地加大,但“付账方式”应将学校的“补贴”方式改为“教育券”发放给学生,学生持券自由择校。校方凭券与政府兑现,无论公办校、民办校、公私合办校皆可泽惠。

  尽管教育是个烧钱的行业,政府当义不容辞,但学校不应是个无底洞,学校应当“产业化”以求取其社会效益。对于校方来说,无论资产公有的,还是资产私有的,都要进入全面公平的竞争市场,“零和博奕”的游戏规则将最终使公众受益,且使纳税人的银子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现已至凌晨四时,老夫已头皮发麻。至于发放“教育券”等具体细节的设计,众网友可以去设想了,条件是不要拉下每个贫困家庭的子女啊!

  当然,公办学校不能完全退出农村阵地,边远山区的办学,其学生少、条件差、成本高,在这些地方办学注定是要“亏本的”。所以,这些学校宜另类考虑,但有条件竞争的城市、城镇应充分竞争化。

  (七)

  说到这里,为了避免诸位将我所主张的“教育产业化”与美国的“教育科研一体化”、汤博士的“高校加价扩张”混为一谈,我认为称其为“学校产业化+教育公益金化”好了。(我又玩概念了,诸位别骂我啊,至少我的论证具有参考价值!)

  若干年后,你乘宇宙飞船,俯视苍茫大地就会发现:以前,一大群中国人在生产劳动,政府提取大家的劳动成果办起了学校,让大众子女入学。后来,这些学校因为其“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只不过,养活学校的钱不再由政府直接拨付,而是换成了其他方式养活学校(包括劳动者直接支付)。同时,学校办学成本降低了,养活全部学校的钱也付得更少些了,但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了。

  相关文章: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