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由余秋雨先生捐献钢笔引发的胡思乱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0:34 人民网

  网友:王秀华

  今年2月3日,从网上读到转自《新闻晚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跟文化圈脱离关系余秋雨专心为妻写戏”。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说到马兰,余秋雨赞不绝口:‘她是一个非常棒、非常优秀的女性,非常正直、非常善良!前不久一个慈善机构为救助内地贫困小孩举行义卖,我捐出了我写作用的一支钢笔,后来我收到个信息,说您的这支笔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马兰看了就特别激动,说哎呀,我们还能多做些什么,她就是这么热心肠的人。’”

  余先生捐助“内地贫困小孩”无疑是一大善举。但先生的“这支笔”是怎么“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的?文中却语焉不详。糟糕的是笔者又有一个爱钻牛角尖的毛病,越是不明白的地方就越爱胡思乱想,就这样想来想去,终归不得要领,只好在这里把胡思乱想转化成胡言乱语,如有明白人点拨一二,则不胜感激。

  从引文给出的情况看,余先生的善举涉及三方面的当事人:捐出钢笔的余先生、为救助内地贫困小孩举行义卖的慈善机构、接受救助的内地贫困小孩。但是再往深里想想,这中间应该还有一个当事人。因为既然余先生是把笔捐赠给通过“义卖”来进行社会救助的慈善机构的,那么就基本排除了该机构通过转赠实物或自家举办展览收取费用等非“义卖”手段来救助孩子的可能性。如果在慈善机构和“内地贫困小孩”之间没有中间环节,那么余先生的此番善举就无法得以实现。顺这条思路想下去,下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或者是看重收藏价值,或者同样是出于救助孩子的崇高目的或别的什么原因,有一人个人出现了,他慷慨解囊,用一笔足以“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的巨款把余先生的这支钢笔买了下来。而慈善机构在得到这笔款子之后,又将其赠给了那些“贫困小孩”,从而使他们得到了帮助。

  这当然是一个使当事各方各得其所、皆大喜欢的结局--孩子们得到了救助,余先生和慈善机构的爱心得到了实现,而那位钢笔的新主人也成功地扮演了收藏家和慈善家的双重角色。

  事情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呢?比如买钢笔的人得到钢笔后又忍疼割爱,把它转送给了接受救助的学生,学生甲传给学生乙,学生乙传给学生丙......如果不是这样,余先生的钢笔就难以“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了。再比如买钢笔的人还有可能把钢笔赠送或转卖给了某个教育机构,该机构又通过举办展览、组织学生轮流使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余先生的良苦用心得以实现。但上面的这些推断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上:这支来自余先生的钢笔具有其它钢笔所没有的神奇作用,这种作用有有多大?作为当事人的余先生没说,咱们也不好枉加猜测,总之是能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就是了,如果同其它钢笔一样仅仅能用来写字,纵然是金子做的也白搭!

  想到这里,竟开始觉得事情有点儿悬了。尽管咱知道先生用的是一支生花妙笔,呼风得风,唤雨得雨,但其神力终究还是源自先生本人,就象《西游记》中许多神仙手中的宝物一样,到了别的主人手里就不怎么灵验了。余先生本事多大咱不知道,但也具有七尺血肉之躯这点应该不会有什么疑问。一支普通的钢笔经他一用,怎么立马就沾了那么大的灵气?

  退一步说,且不论一支钢笔神奇与否,就这种捐赠本身而论,不也别扭得有违常理吗?这种类似“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捐赠活动笔者也遇到过,捐赠的大都是实物和现金。而实物一般是取其使用价值,如衣服可以遮体,被褥可以御寒等等。余先生如因钢笔具有可以写字的功能而将其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那么将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内地小孩无论贫困到何种程度,用一支钢笔进行的救助也无异于对他们的羞辱。如果因钢笔是余先生用过的,其“附加值”因而远远地超过了它原本就有的价值,可以通过“义卖”得到比一支普通钢笔高多少倍的钱,从而“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那事情就另当别论了。但如此以来,就不能不使我产生类似的联想:倘若鲁迅先在世,能以文豪的身份把那支“金不换”或自己使用的其它笔捐出来吗?和余先生同在上海的巴金老人会不会取出一方砚台,对慈善机构的负责人这样说:“这是我写‘激流三部曲’时用过的砚台,让它为解决内地贫困小孩的受教育问题起点作用吧......”?再假设如果有那么一个发了几篇文章就自命不凡的人,在捐赠活动中也拿出换电脑写作后就弃置不用的破钢笔来搞捐赠凑热闹,他会不会被鄙夷的目光所包围,会不会被人们认为是吝啬鬼或者是得了神经病呢?窃以为,捐赠作为文物的名人用品,一般是其百年后由后人进行的。如果用品的主人在世,即使其名字在社会上如雷惯耳,即使成就已经得到定评和社会广泛认可,也鲜有自行捐赠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怀疑情绪也与非典一样,居然可以传染和蔓延。就因为我对余先生的善举产生了怀疑,竟然进而对余先生夫人的行为也觉得有些矫情了。根据本文开头的引文,马兰女士看到丈夫的善举产生实际效果后“就特别激动”:“哎呀,我们还能多做些什么?“答案不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吗?只送了一支笔,就已经让“多少个小孩子得到帮助”了,顺着这条道走下去不就得了?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充足,小小的钢笔断不会缺货,块把钱或者几块钱一支的钢笔就是买它千儿八百支的又能值几个小钱?再说也可以把思想再解放一点,钢笔的神奇之处不在于钢笔本身而在于先生“写作用”过,那些坐椅啊桌子啊台灯啊之类的,不也是先生写作时用过的吗?再说了,何必局限于“写作”用过的呢,先生日常生活中用过后行将淘汰的其它物件,不也可以信手拈来吗?您看只要把思路稍微打开这么一点儿,就既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得到源源不断的帮助,又能满足您们高贵的同情心,至于由此带来的轰动效应,那更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这样一举数得的美事到哪里找去?

  就在笔者在电脑上修改这个小文的时候,恰逢一位朋友造访。他一目三行地看,看过就半开玩笑地损我:你这不是自打嘴巴?你不是在人民网上发过一个“‘批余浪潮’与‘大师情结’”的稿子,呼吁评论界不要按照大师的标准苛求余秋雨吗?我笑笑说,当然,没错。我是想到哪写到哪,与“大师情结”还是“法师情结”还是“巫师情结”都没有什么关系。

  :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