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2:31 红网

  过年的喜庆尚未退去,愁容已经爬上了农民赵兴保的脸。再过十二三天,学校就要开学了,可两个孩子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望着因过度劳累而身患严重关节炎的妻子,赵兴保叹了口气:“没法子,家中的牛羊全卖了,还欠着别人8000多元的债。”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据2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甘肃,人均纯收入1600多元的农民,绝大多数的支出用在了教育上。到目前,2500万人口的甘肃省,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有130万人之多。甘肃省副省长坦言,教育支出是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二大因素。《国际先驱导报》编辑丛峰曾在西北义务支教一年。在他看来,在西北的某些地方,所谓义务教育并不能完全落实。

  这种情况并非甘肃所独有。新华社曾经报道,山西吕梁地区离石市,5年前为“普九”不惜举债,而农村学生流失仍较严重,有的乡镇初中生流失率达10%以上,一些学校的条件日渐恶劣。值得注意的是,靠举债来“普九”并非个例,一些地区负债的学校的比例甚至高达百分之九十。

  西部教育何以会有如此令人揪心之痛?教育投入上存在两个令人惊讶的反差,恐怕是重要原因。

  一个是城市教育经费远高于农村,城乡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据新华社一则报道,对比上海和贵州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差距很大:1998年,小学生人均经费上海为2621.16元,贵州是296.44元,前者是后者的8.8倍;初中生人均经费分别是3523.46元和520.78元,前者是后者的6.8倍。当贵州40%以上地区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上海高中阶段入学率已达97%。

  一边轻而易举地增大投入,一边却不得不咬紧牙关举债,这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令人警醒令人深思。

  教育投入存在城乡差别,有历史原因,但是承认差别是为了消灭差别,即不能把历史原因当成历史包袱。换句话说,城乡之间的这种差别,随着经济的发展,只能逐步缩小,而不能继续扩大,尤其不能以牺牲农村教育来发展城市教育。

  另一个反差表现在非义务教育投入大于义务教育。近年来,出现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投入倒挂的现象。比如1997年,我国大学生均教育成本为6800元,其中个人所支付的费用占38%;而义务阶段教育的成本中,个人所支付的费用却占了52—58%。

  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也要量力而为。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连续扩招使经费越来越紧张。目前高校所收学费,大约只占培养成本20%-30%,其余部分则由国家承担。换句话说,扩招越多,则要求国家多投入70%-80%的经费。这就超过了义务教育发展的速度,而且无形中以牺牲一定义务教育为代价。这种反差,倘不予以高度重视并毅然解决,将会继续拉大城乡差别。

  如何解决问题教育投入上的两大反差?

  首先,在教育投入上要有重点和目标。依据《义务教育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作为重点,目标是义务教育全免费,包括学费和杂费。那些义务教育搞得好的国家,城市实现后立即把农村作为重点,9年义务教育解决后,又向12年义务教育推进,因为非义务教育发展以义务教育为基础才能结实。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其次,务实要有时间表。年年都在讲“加大投入”,可是讲了几十年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究其所以然者,盖务虚多而求实少。如果光有承诺而没有务实时间表,再漂亮的口号也会落空,得到的可能是失信。

  再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除了财政性投入和吸收民间资金外,还可以考虑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发行教育彩票。此外,将各类罚没款的一部分用于义务教育。

  最后,建立监管机制。比如建立减薪机制,该投入而不投入,该到位而不到位,其地方领导不但不能加薪,还要减薪。对那些贪污、挪用教育款项的行为,坚决依法惩处。

  末了还想说一句,义务教育不是升学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改革,使孩子学而能用,千万不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为“考”而学的“独木桥”。

  西部农村教育之痛,说到底乃是民族教育之痛,痛心疾首,当奋起!(稿源:红网)(作者:文志传)(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