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4:5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家住休宁县洪里乡的陈继海夫妻俩最近犯了难,春节已过,是继续出去打工挣钱呢,还是留在家乡照料4岁的儿子?

  经过一年的分离,他们发现儿子小玮染上了不少坏习惯,4岁多的孩子还常常要大人抱着,动不动就哭哭啼啼要钱买零食。爷爷奶奶叹息道,这孩子吃零食上了瘾,几乎代替了主餐。看着孙子瘦弱的样子,平时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的爷爷进城花了一百多块钱,买来了电视上整天宣传的保健品。正月初八,陈继海的妻子便同村里人一道坐车去了义乌,希望在那里的一家鞋厂找到活干。元宵节过后,陈继海也要赶去义乌,孩子继续托付给爷爷奶奶。

  小玮还是农村中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中比较幸运的孩子。而怀远县五岔镇刘郢村9岁小姑娘玲玲的童年,则与“花季”无缘。玲玲3岁时,父母便去上海郊区种菜,这期间为了生男孩又陆续超生了3胎,根本无法顾及留在老家的玲玲了。6年中,小玲玲在奶奶家、姥姥家、舅舅家之间辗转,9岁的小姑娘看起来比同龄人要矮半头,还在上小学一年级。小玲玲的两位堂兄金辉、金亮也是靠70岁老奶奶监护,除了吃饭、睡觉,两个小家伙整天在外游逛,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气,甚至连叔伯家的东西都偷,偷了东西便拿到废品站去卖。

  留守儿童的数量到底有多少?似乎无法统计。据了解,我省近年外出打工的民工在800万人以上,鉴于城市中小学高昂的借读费,加上多数民工自身生活尚不稳定,大部分民工只好把子女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父母长期缺位,使其子女在身体发育、性格养成、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与教育,造成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缺憾。

  在人们心目中,农村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心理问题不该太严重。然而,一项历时5年的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严重得多,检出率高达19.8%,差不多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而城市儿童的检出率只有8.1%。而据另一项调查显示,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

  当亲子教育缺位时,社会教育就更加重要。然而,每年全国有130多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比例从1985年的22.3%降到1999年的18.6%,“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目前,在乡村人口集中的地方多建幼儿园,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是改善“留守儿童”处境的根本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教育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人口素质。

  城乡二元化的体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儿童,使他们一出生便与城市儿童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教育、保健、生存状况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在这种鸿沟还未彻底填平之前,“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报记者李揽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