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营城市”的又一杰作 ―――北京首创参股经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5:29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昨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青岛市排水管理处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终于坐在签字桌前,共同签署了合资20年的协议。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盘活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存量资产,即变现资金1.5亿元,为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标志我市经营城市的思路取得了又一成果,对探索排水事业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将起到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

  1998年2月投入运行的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量约5万吨左右,服务人口25万人,年平均去除各类污染物近6万吨,污染物去除率90%以上,水质达标率95%以上。但是,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目前主要设备大都开始进入故障多发期,每年的运行与维护费用高达上千万元,同时,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因此,通过合资经营,可以保证合作期内和合作期满时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充分发挥其污水处理功能,造福于社会。在此背景下,2001年8月,市排水管理处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了合作洽谈,并于2002年5月和12月先后签署李村河污水处理厂项目合作意向书和合作框架协议,拟三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

  按照昨天签署的协议,三方共同设立青岛首创瑞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400万元,其中,青岛市排水管理处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现有部分资产出资,价值336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0%;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3360万元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0%;青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1680万元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0%。与此同时,青岛市排水管理处以整体出售方式,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转让给合资公司经营,青岛首创瑞海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现金出资14984.4万元,其中公司注册现金5040万元,银行贷款9944.4万元,实物出资3360万元。

  如是,市排水管理处将得到出售资金14984.4万元,而北京首创、青岛开投参与的青岛首创瑞海将得到20年的经营权限。可谓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从事水处理业务的北京首创公司,截至2003年7月已经累计投资20亿元,其麾下参股、控股的公司水务日处理能力已经达到600吨,触角伸及10多个省市和地区。该公司董事长刘晓光介绍,其净资产达到了40亿元,主要运用资本运营方式,建立市场化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的模式,并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市政基础设施经营项目。他们曾出资一亿美元与法国威望迪水务集团合资,成功建设了宝鸡水务项目。对于来到青岛市投资,他表示青岛市作为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投资环境好,深深吸引了我们。青岛首创瑞海水务公司仅是我们投资青岛、寻求合作发展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要以青岛为基地,扩展在山东的业务合作,包括房地产、轻轨地铁以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多个领域。

  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坚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融资的发展思路,多方位“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我市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市政公用行业的管理部门,市城管局在设施合资经营上无疑有了新突破。以2002年合资成立的中法海润水务公司为例,目前其管理效益明显提高,电耗和采购成本大幅下降。不仅又追加900万元投资,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白沙河水厂,而且中法海润水务公司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典范。据悉,省建设厅将其经验归纳为“四个创新”,在全省推广。

  另外,经营城市、招商引资取得进展的项目,还有泰能燃气集团所辖燃气输配管网及设施总额约4亿元的资产,通过溢价转让产权,与中宝科控股份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该项目合作成功后,可盘活51%的存量资产;热电集团与英国圣帕特里克公司合作建设经营金谷热电厂项目已签约,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作企业,投资总额2990万美元;由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和光大国际集团共同出资与市排水公司组成合作公司,建设麦岛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并经营海泊河和麦岛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280万美元,合同已于去年签订。

  上述一系列项目的签约,预示青岛经营城市的累累硕果。

  那么,昨天签约的合作三方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在采访中,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就是以此作为新的起点,积极推进,尽快开展工作,设立公司后在生产经营中要注重社会效益,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进一步改善我市的环境,向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促进排水行业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为青岛市的环保事业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贡献。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合资项目的签约,还向我们昭示,应当总结经验,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开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办法为依据,最大限度吸引外资、社会资金、民营资金参与发展公用事业,以实现市政公用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共同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的总体改革目标。

  同时,只有拓宽了市政公用设施的融资发展渠道,才会更有力地盘活国有资?岣吖凶什脑擞剩俳凶什V翟鲋怠?

  本报记者宁方正

  记者观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