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委市府“一号文件”解读之七 催生创新的“产床”——大力培育深圳科技孵化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7:21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一个新生的事物,一项新兴的产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深圳蓬勃兴起。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催生出一项又一项新技术,诞生了一家又一家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就是科技孵化器。

  扛起创新大旗

  “实践已经证明,理想的科技孵化体系在加速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整合社会资源、改善创业环境等多个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源头,建立和完善深圳科技孵化体系,是此次出台的《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悉,1999年前后,一批不同所有制主体投资参与、运行机制各异的企业孵化器在深圳相继产生。经过短短四到五年的发展,目前深圳共有各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近30家,总孵化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遍及全市六区,入驻企业1000家以上,总投资近20亿元。2002年,孵化企业年销售收入近80亿元,20多家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职工总数达13000多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500多人。

  深圳孵化器的兴起和发展,绝非偶然。

  “深圳企业孵化器的兴起,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产业结构定位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以来应运而生的,也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日益增长、资本市场发育日益成熟下热切呼唤而来的,更是顺应了中小企业强劲的创新原动力需求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迫切要求。1998年2月,深圳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22条’出台,1999年10月首届高交会的召开,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民间资本的结合,加上优惠政策的‘催生’,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诞生,像奔涌的潮水,汇入了深圳高新技术的产业大潮之中。正是在这一历史契机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罗湖、南山、福田等一批政府创办的孵化器应运而生,扛起了顺应高新技术革命潮流的创新大旗。此次《决定》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推动深圳的企业孵化器建设。”

  重金投入孵化器建设

  深圳企业孵化器建设的成功,政府是最大的培育者。此次出台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对企业孵化器发展上,深圳政府部门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深圳在推动企业孵化器发展上,政策到位。还是在深圳企业孵化器兴起的前期,我市已经连续两次颁布《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决定》(22条),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措施明确,客观上为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去年上半年我市还专门出台了《深圳市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根据该《规定》,我市将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一定金额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资金,一次性无偿资助通过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为入孵企业人员办理调干调工、毕业生分配、入户、出国赴港澳等手续方面享受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

  在深圳的孵化器建设中,特区内几个区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成立了区创业服务中心,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激发了更大的投入并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企业孵化器。比如罗湖区创业服务中心,联合上市公司“深深房”建设“深圳数码港”,南山区创业服务中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第二、第三、第四基地,均是企业孵化器整合社会资源的经典案例。

  对于孵化器建设,深圳不惜投入财政重金进行支持。统计显示,目前市财政在孵化器建设上的投入接近10亿元。此次出台的决定中,我市又明确表示要支持软件孵化器、IC孵化器、生物孵化器和留学生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涉及的资金超过了10亿元。

  政府对孵化器建设的大力支持,还吸引了内地大学、科研院所来深合作。近几年,深圳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近50所高校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以企业孵化器的形式进行成果孵化、技术交流的人才、技术培养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体系,尤其是深圳虚拟大学园、大学城的建设,大批名校纷纷抢滩深圳。

  面向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通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来参与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使得孵化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事实上,在这几年深圳企业孵化器建设中,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资本逐渐成为投资孵化器的主力军是最大的突破之一。从1999年下半年起,我市兴起了一个建设企业孵化器的热潮,并由初期的政府单一投资建立企业孵化器扩展到政府部门、企业、研发机构、大学独立或合作建立的多元化时期,逐步形成了以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市场化的局面。比如说南山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由1999年政府全额投资创办第一基地到2000年与民企合作建立第二基地,再到2001年完全由民企投资、政府支持建立第三基地(南山软件园),三年三个模式,走过了政府引导、企业唱戏的必由之路。

  深圳的企业孵化器建设还实现了投资主体地区多元化,并开始向国际化发展。投资主体并未局限于深圳市,而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并有海外投资者涉足。在现有的20家企业孵化器中,有内地投资者参与的有5家,有境外投资者参与的有5家,如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乌克兰基辅工业大学等。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深圳的企业孵化器建设已由只建立单纯的孵化机构向建立以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以多种孵化方式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孵育体系过渡,《决定》的出台必将大大加快科技孵育体系完善的进程。

  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体现企业孵化器产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深圳起初综合性企业孵化器领军的情况相比,专业孵化器将逐渐成为主流。

  据了解,目前深圳共有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高新区生物工程孵化基地、深圳软件园、深圳IT数码港等专业企业孵化器10多个,占深圳企业孵化器总数的三成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2000年以后成立的。目前,深圳的专业企业孵化器集中在软件、通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几大领域,涉足的都是我市确定的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以及优势产业。

  专家指出,专业孵化器只针对诸如软件、生物医药、IC设计等专业领域,几乎每一个专业孵化器都瞄准一个产业,与产业的互动性非常明显,我市对高科技产业的明确定位,以及一批具有本市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先行崛起,对企业孵化器领域产生了导向作用。

  市科技局负责人也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深圳的专业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符合政府的产业发展方向,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必然产物。加上专业孵化器具有更强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整合效率,孵化成活率高,投入产出比也明显高于综合企业孵化器,应该进一步鼓励发展。此次出台的《决定》充分显示了政府在孵化器发展思路上有着高度的认识。

  作者:本报记者李兴华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