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科院研究员冯昭奎谈中日关系:新时期新发展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7:41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董国政

  记者: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谈中日关系自然离不开中日经贸关系。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日经贸关系得到了哪些发展?

  冯昭奎:正如世界银行等研究机构所预测的那样,中国加入WTO对中日经贸关系的促进作用非常之大。这是因为中国加盟WTO,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加速了商品的进出口和境外企业的对华投资。而中国与日本由于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因此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更加突出。据统计,2003年中日贸易额同比增长了31.1%,金额达1335.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316.9亿美元。日本已连续11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

  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中日经贸关系曾出现过在一年间两国贸易额上“百亿美元”台阶的情况,而2002年则出现了在一年间两国贸易额上“近三百亿美元”台阶的情况,这样的增幅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目前中日贸易额的实际数字比统计数字更大,因为日益增多的日资企业在中国国内的销售额没有进入统计,这块“中国国内的中日贸易”也在迅速扩大。

  对日本来说,中国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不过在日本的进口方面,中国在2002年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在日本的出口方面,中国仍是仅次于美国的出口对象国。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指日可待。如果考虑到中国大陆与港台之间的经济融合,在2003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国大陆加香港的出口额已相当于对美出口额的75%,日本对中国大陆加香港、台湾(“大中华圈”)的出口额已超过了对美出口。估计再有两三年时间日本对中国大陆加香港的出口规模将可能超过对美出口。

  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其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提高。从中方看,对日贸易和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日方看,对华出口的急剧增长(近三年日对华出口翻了一番),对华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日本整个出口增长率的所谓“对华出口一支独秀”的局面,已成为促进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日本的钢铁、化工、家电、手机、建筑机械等行业明显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以致有的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经济现在正处于‘托中国的福’的状态”,甚至认为日本经济“好像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

  当然,在日本经济的这种转折当中,也会有部分行业受到冲击,因而产生了所谓“中国经济发展抢了日本人的饭碗”的声音;在中方也有人对中国的对日贸易逆差感到担心。但从总体上说,在两国认为发展中日经贸关系“互利双赢”的看法已成为主流。特别是在日方,风行一时的“中国经济威胁论”至少在大型企业中已销声匿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深切感受到“日中经济互补”的实在性,感受到中国“乐于同周边邻国分享其发展成果”的积极姿态。前两年日本曾一度呼吁要求人民币升值,可是最近越来越多的日本大企业更希望人民币保持稳定。

  为了更好地吸取日本先进的制造技术,中国企业正积极开展与日本的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的经贸合作,一些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甚至开始了对日直接投资,或者从日本中小企业订购只有日本才能制造的零部件或原材料。这种新发展趋势既有利于中国吸取日本所擅长的制造技术,又有利于日本中小企业增加对华出口。

  记者:中日在多边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冯昭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性潮流,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把双边外交放在多边或地区外交的框架之中来考虑,特别是要求我们以追求亚洲“和平崛起”的责任感对中日关系进行新的思考。

  2003年10月中日韩领导人在印尼举行第五次会晤,发表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提出了推进三国全面合作关系的许多积极的建议。加强东亚各国在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的措施也陆续出台。中日韩在信息化领域进行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

  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中日经济界中希望建立“10+3”(东盟+中日韩)乃至更广泛的东亚地区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个“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构想正在逐步走向具体化。

  此外,特别值得提到的还有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主动发起有关朝核问题的第一次“六方会谈”,在解决朝鲜核危机的过程中,中日之间也进行了协调与合作。第二次“六方会谈”可望在近期举行并取得成果。

  记者:与中日经贸关系相比,中日政治关系相对滞后,其原因是什么?

  冯昭奎:2003年中日政治关系也有所发展。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尽管中日首脑未能实现互访,但两国领导人在第三国进行了三次会晤,特别是去年5月胡锦涛主席与小泉首相在圣彼得堡进行了会晤,一致表示两国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去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对日本进行了成功的访问。作为一个近邻大国的首相,小泉多次强调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此外,去年中日部长级会晤大都得到恢复,日本防务厅长官的访华使一度中断的两国军事交流得以重新启动,今年初中日相隔3年后再开有关防卫问题的副部长级会谈。在去年发生“非典”期间,日本向中国提供了最多的援助。去年11月中国警务外交官进驻日本,协助日本警方调查旅日华人犯罪案件。去年9月中国开始单方面免除日本游客的短期旅行签证。

  但是,与中方对日采取的积极的外交动作相比,日本在对华外交方面不仅仍然不够积极,而且还有一些负面动作,特别是2004年新年伊始小泉首相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政治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在靖国神社中祭奠的不仅是普通人,还包括了甲级战犯。中国希望日方不仅在口头上,更要在实际行动上表现出其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近年来日本在安全保障及军事方面的种种动向引起了亚洲各国的关注。我们认为,今后相当长时期不仅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战略机遇期,而且对亚洲的和平崛起也是一个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反恐以及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使包括中日在内的亚洲乃至世界各国面临更多的共同课题。我们希望日本领导人正确判断形势,不要把“和平发展的机遇期”误读为“军事发展的机遇期”,否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时代潮流和日本自身的“国益”。

  总之,与经贸关系相比,中日政治关系相对滞后,政治上的互信机制急待形成。虽然,当今中日经贸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也不能否认中日经贸关系具有易受政治与感情因素影响的脆弱性。因此,如何使对两国发展都很重要的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不受到政治关系发展滞后的损害,将成为今年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记者:中日关系总体上看是好的,但偶尔也有一些不和谐音。如何看待中日之间的感情摩擦?

  冯昭奎:近年来中日关系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在两国部分民众中对对方国家表示反感的情绪化倾向有所升温。当然,从两国经贸关系“跃进式”发展以及人员往来日益扩大的全局看,这种相互反感的部分舆论和情绪并不代表中日两国社会的整个趋向,而且两国国内的情绪化倾向仍处在一个可控范围。但是,认真倾听民间的声音、正确引导民间的情绪,已成为两国政府不能不正视的课题。

  缓解两国部分民众之间的感情摩擦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而文化交流则是加强相互了解的有效方法。据反映,近年来中国文化正以较强势头进入日本,在年青人中间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大量增加,留学中国的日本人仅次于留学美国的日本人数。中国文化进入日本对争取更多日本国民理解和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改革正起到积极作用。在中国方面,希望加强有助于了解当今日本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文化交流的呼声明显增多。可以预见,今后几年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青年一代交流的扩大,必将对两国关系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