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一流、办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8:42 光明日报

  ——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教授本报记者 冯蕾 通讯员 殷修林

  吴汉东,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锡拉丘兹大学法学院进修;1996至1997年赴澳门担任立法议员法律顾问。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

  记者:“争创全国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是合校时学校提出的未来10年的奋斗目标。学校在向此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优势何在?

  吴汉东:一是同根同源的亲缘优势。原中南财经大学和原中南政法学院本是一家,其前身是中原大学。二是相融互补的学科优势。经过3年整合,学科门类由2000年合校前的5个发展成为涵括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8个,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实现了文文联合、文理渗透。三是才(财)力雄厚的资源优势。在合校前,原中南财经大学拥有完整的教学科研设施、强劲的经济支撑,居于全国前沿行业的优势学科以及一大批著名的老中青年学者和专家;原中南政法学院则拥有园林式的校园环境与宽阔的校园空间,拥有在法学界、司法界有影响的专业学科以及年富力强、富有竞争力的中青年学者群体。

  记者: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高校办有财经专业,二分之一的高校办有法学专业。那么,学校如何提升财经政法类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吴汉东:中南财大作为中国第一家财经政法类的高校,最重要的就是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是一所人文社会类大学,以经、法、管为主,但不限于这些传统学科,与经、法、管相关的学科也有相当的实力,表现出了我们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我们的外国语学院,所办的英语专业我们就把它设定为商贸英语和法律英语,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记者:学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通才和专才?

  吴汉东:当前,首先要依靠传统学科优势,培养精通经济学、法学与管理学的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发展以专才教育为特色的通才教育,以通才教育为基础的专才教育。本科的学生都要求通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三门基本课程,可以自由选修全校开设的各种普通课程。从今年开始,学校将按大的专业门类招生,两年后确定专业方向。前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94%。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