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拜师陈半丁不遂,初闻民国四公子张伯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1:12 人民网

  谁来教我画画儿呢?父亲决定给我找最好的国画老师:“你看,陈半丁怎么样?”

  我说:“当然好啦,只怕太高,我够不着。”

  父亲笑了,说我傻。因为投师皆投于高门之下。

  父亲把洪秘书叫来,让他与陈半丁联系,问问:这个星期天陈半老是否住在西四?上午可有空暇?章某人想带着他的女儿登门拜访。不一会儿,就有了回话儿,说半丁老人非常欢迎章先生和女公子。

  听到这“非常欢迎”四个字,父亲实在舒心。

  我问:“咱们去之前,干吗要打听清楚陈半老住不住在西四?”

  父亲答:“他有两个家。”

  我后来才弄懂父亲说的“两个家”,是个啥意思。

  陈宅,是一所很普通的四合院。陈半丁,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老头,面部所有的线条都流畅圆润,眼睛炯炯有神。“面如银盆,目如朗星”,是评书里形容男性的惯用词语。我觉得把这个惯用词语套在他身上,“银盆”略有些过分,而“朗星”却很是得当的。

  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摆着用玻璃杯沏好的两杯热茶,这显然是给我们的。望着杯子里尖细的茶叶载沉载浮和澄清的茶水染绿染浓,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杯水之间,能呈现如此的清幽和美丽。它的诱惑,简直有如饿汉面对着一道美食。实在忍不住,自己先就喝开了,一口、两口、三口,直至喝干,然后兴奋得对父亲叫嚷道:“爸,我喝的这是什么茶呀!会这么香?”

  陈半丁说:“这茶叫洞庭碧螺春,是我特意给你们预备好的。”

  父亲见我如此牛饮,便道:“陈半老,请莫见笑哇!我不懂茶,更不知品茶为何事,一家人每日下午喝一道红茶罢了。”

  父亲细细啜饮,对茶味的醇和与茶香的绵长,赞不绝口:“这里的茶,让我想起‘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和因吃茶把家产吃空的故事了。”

  从这话里,我能感受到父亲因获得碧螺春规格的礼遇而产生的快慰。父亲曾说过:如到别家作客,从外国人给你预备的杯盘刀叉和从中国人为你冲泡的茶水里,大半能判别出这家主人对你欢迎和尊重的程度。

  父亲问陈半老最近在做些什么,陈答:“我在大跃进。”

  父亲困惑不解:“画家怎么大跃进?”

  “画家的大跃进,就是把画越画越大。”陈半老从沙发上站起来,指着自己的画桌说,“这张桌子够大了吧?不行,不够大,要画更大张的,我就挪到地上画。后来,这样画也不行了,要求画更大更大张的,我就搬到院子里画。”

  讲到此,他把我们父女带至客厅门口,让我们目测这所四合院的庭院横有多宽,竖有多长。父亲听得直摇头。

  陈半老说:“因为大跃进的缘故,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院子的尺寸。跃进到最后,院子有多大,我的画就有多大了。”

  爸又困惑不解了:“这样大的画,该如何画呢?”

  陈答:“脱了鞋,站在纸上、蹲在纸上或趴在纸上画。西南角画它一棵松,东北角涂它一架藤,松枝旁边添石头,藤蔓底下开菊花……。至于这幅画的全貌,我也难知。因为画完以后,我家无法张挂。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悬挂这样的画。”

  一阵闲谈后,父亲将女儿想学画的事说了。

  陈半老一口答应收我为徒。父亲向陈半老请教,画坛收徒有何规矩及礼仪。陈半老说:“你家是下午喝红茶的洋派,那些规矩就免了。”

  我问陈半老,今后是怎样个教法?答曰:“画好一张或数张,拿来我看。”

  归途,兴致不减的父亲还带我到西单商场的旧书店逛了一圈。回家见到母亲,我还没来得及说个子丑寅卯,他老人家便抢先一步“报导”。我很知道父亲足足高兴了一天的原因是什么———陈半丁没把他当右派。

  父亲自己也看出来,要陈半老一枝一叶、一山一石地教我这个一窍不通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决定重新物色个更加适合于我的老师。这时,父亲想到女画家潘素。

  我问:“谁是潘素?”

  “张伯驹①夫人。”

  “谁是张伯驹?”

  父亲说:“此人大有名气。他的父亲张镇芳,曾当过直隶总督和河南都督。他本人入过军界,搞过金融,最后扬名在诗词文物。你看的旧小说里,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张伯驹正是这样的人。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②。家中的收藏,多为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别看爸爸有字画五千多件,即使都卖掉,也未必抵得上他的一件呢。”

  “真的吗?”我不是不相信父亲,而在是我的脑袋里,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能这样的值钱。

  “你从小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

  “这是李白的诗。”

  “张伯驹就藏有李白的真迹,叫《上阳台帖》。他把这个帖送给了毛泽东。”

  “你的罗伯伯(罗隆基)不是常爱唠叨‘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吗?这诗句是谁写的?”

  “杜牧。”

  “对,张伯驹就收有杜牧的字。”

  “你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吧?”

  “它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我们中学的课本里有。”

  “张伯驹藏有范仲淹的手卷。……”

  父亲一路说下去,我听着,听着,仿佛觉得他不是在陈述某个事实,而是在编造一个神话。这个神话王国,该是什么样子的?想必张伯驹是风流倜傥,器宇轩昂;想必他家是墨香四溢,金玉满堂。

  可父亲又说:“我们去他家,这些东西都看不到了。”

  “为什么?”

  “因为张伯驹把这些最好的藏品,都捐给了国家。我们只能见到文化部长沈雁冰发给他的一张奖状。”

  父亲认为:张伯驹此举虽行于一时,其事却足以传后。

  我继续追问:“爸爸,那张伯驹曾经担任过什么职务?或做过什么工作呢?”

  父亲笑了,说:“他曾是盐业银行的董事。其实公子哥儿,就是他的工作。”这个回答让我吃惊不小。

  父亲随即解释:“别以为说个公子哥儿,就等于游手好闲啦。小愚,你要知道中国文化很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层里没有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张伯驹就在玩古董字画中,玩出了大名堂,有了大贡献。”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