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视点》文章:踢踏舞——用耳朵“看”的舞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15:00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视点》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河之舞爱尔兰舞蹈团不仅在全球范围创造并推广了一种以踢踏舞为主体的综艺模式,而且为英语贡献了一个崭新的合成词:Riverdance。

  用耳朵“看”的舞蹈

  看过童星秀兰·邓波儿电影的人们,一定会对她跳踢踏舞的场面印象极为深刻:那灵巧的双腿带动着脚下变幻多端的节拍,楼梯上下,地板中央,双脚跳动,声响热烈,令人眼花缭乱,惊诧不已。

  金秋十月,北京的观众也在人民大会堂欣赏了期盼已久的爱尔兰大型踢踏舞剧《大河之舞》。整齐划一的舞步,宛若天籁的合唱,梦幻般的舞美设计,《大河之舞》的精彩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舞台上,技艺高超的演员们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将爱尔兰踢踏舞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由踢踏舞、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精髓融合而成的《大河之舞》彻底征服了中国观众。

  偷来的舞蹈

  踢踏舞的英文是TAPDANCE,TAP有拍打扣击的意思。踢踏舞源于爱尔兰,而正式形成却是在1920年代的美国。是爱尔兰的移民和非洲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这块移民大陆上,美国黑人将这些民间舞蹈相互融合,从而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起先,踢踏舞的名字叫HOOFING,含有踢踏、跳舞的意思,因此当时跳踢踏舞的人还被叫做HOOFER。有意思的是,HOOFER这个词还有黑人的意思,这也证明当时的踢踏舞者多为黑人,显示了踢踏舞与黑人舞蹈的渊源。

  一直以来,踢踏舞都被认为是偷来的舞蹈和挑战的舞蹈,它发源于社会底层,流行于农场和街头,而且早期几乎都是黑人在跳。在农场和种植园里,黑人奴隶被禁止进行跳舞敲鼓的传统宗教仪式,于是他们就偷偷地用拍手和脚部击打地板来代替击鼓;在城市里,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去舞蹈学校,而是经常互相切磋技艺,“偷”学对方的舞步,并且比赛竞争。这种互相“较劲”的形式在今天的演出中依然存在。

  美国早期的禁酒年代,一些非法的酒馆不仅供应酒,还雇了许多黑人表演歌舞,其中就包括踢踏舞,以娱乐白人顾客,例如著名的棉花俱乐部。1921年,融合了歌舞等元素的百老汇表演形式的开创,使踢踏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俱乐部娱乐、巡回演出、百老汇歌舞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各种场合,成为代表美国的“传统民间舞”,并逐步具有了世界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反过来影响了其发源地的民间舞蹈。比较典型的如爱尔兰舞蹈,它就重新吸收了踢踏舞的技巧和表演形式,从而形成了如今这种娱乐性更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

  踢踏舞主要是穿着特制的带有铁掌的舞鞋,利用灵活的舞步在木地板上打击出多样的节奏,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一直以来,众多的舞蹈家都在致力于不断丰富踢踏舞的表演形式。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形象:NOMAPSONTHETAPS,其意思就是说踢踏舞不像地图那样有统一的规范。不过,跳踢踏舞也有几种基本的舞步,主要是注意脚尖和脚跟的动作:在脚跟的部分,脚跟抬高,然后由上往下敲击地板,舞步结束时,脚掌必须停留在空中;而脚尖的基本舞步则是脚尖抬高敲击地板,同样在结束时,让脚掌留在空中。此外,还有脚掌翘起,从上往下敲击地板;利用脚底铁片敲击地板后,再向前轻刷,并摆大腿;还有难度比较高的技法,就是利用脚跟和脚掌的铁片与地面形成四十五度斜角,舞步结束时,让脚跟或脚掌停留在地板上等舞步。舞者运用数种脚步技法重整组合,就可以即兴发展出一套跳踢踏舞的个人风格。

  与其他一些用脚步打击节奏的舞蹈相比,踢踏舞更注重脚步打点的复杂技巧与节奏,并且与爵士乐有着更紧密的关系。例如,西班牙的综合表演艺术弗拉明戈中就有脚步打点的舞蹈,但其节奏是与西班牙的民间吉他音乐配合的,而且脚下的舞步也与西班牙舞蹈挺拔矫健的舞姿配合,有力而简洁。我国藏族舞蹈中也有穿着靴子的“踢踏舞”,但多以顿踏为主,其舞姿和音乐也充满着藏族特色。而踢踏舞则不太强调身体的舞姿风格,美国黑人在跳踢踏舞时经常随意地摇摆身体,甚至还伴有很多滑稽搞笑的动作,例如早期一种吸收了爱尔兰舞蹈手臂动作的称为WING(翅膀)的舞步。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由于保留了强烈的爱尔兰民间舞蹈传统而自成一派。其重要的特征就是保留了爱尔兰民间舞蹈中身体的舞姿和舞步:上身基本保持直立挺拔,脚步以小腿的动作为主,手臂动作简洁,多为直线的运动。其舞步充满了跳跃性,活泼而欢快。音乐也多运用传统的爱尔兰民间音乐。爱尔兰风格的踢踏舞是区别于美国踢踏舞的一大流派。

  威廉·哈里·莱恩把非洲舞步加入了爱尔兰的吉格舞中,从而确定了踢踏舞更为强调节奏与打击而不是旋律的风格,因此可以说他是第一位伟大的踢踏舞舞蹈家。还有三位伟大的大师奠定了踢踏舞的基础:布朗、罗宾逊和包伯斯。是他们让踢踏舞步趋于成熟。罗宾逊突出了脚尖的技术。他常去棒球比赛,并从观众中挑选人与他绕着球场赛跑,而只有他背对着方向,用脚尖跑。他还常与可爱的小影星邓波尔合作舞蹈。包伯斯则创造了称为CRAMPROLL的舞步,同时运用脚尖和后跟。

  现代踢踏舞演出突出体现了现代娱乐业的发展方向与包装要求,它充分利用了舞台灯光、布景、音乐以及整体策划与情绪煽动,形成了更具观赏性与娱乐性的演出。例如,澳大利亚的“踢踏狗”舞蹈团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要看更要“听”

  踢踏舞与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位伟大的踢踏舞家更是一位音乐家。一般的舞蹈教学在老师示范时主要是模仿动作,然后合音乐。而在踢踏舞的教学中,老师做示范时经常会说:ITLOOKSANDSOUNDSLIKE(看起来和听起来是这样的),这说明不仅仅要看,而且听节奏、感觉节奏更为重要。学会了舞姿不会节奏是不行的,节奏对了舞姿是可以不必完全模仿准确的。在早期的踢踏舞比赛中,评委坐在木制的舞台下面,甚至根本不看舞蹈演员,而只是听他们打出节奏的轻重缓急,最重要的是节奏是否清晰。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奏、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有了好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完全即兴地随音乐表演。另一位踢踏舞大师贝贝·劳伦斯可以在16小节中打出32种甚至更多类型的节奏。

  随着踢踏舞的发展,舞蹈演员可以用各种方法发出更多的不同的声音。最早的舞鞋是整体的木制鞋底和后跟,后来将其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再后来又出现了铁制的鞋掌。有的人还故意将铁掌的螺丝拧松,以发出更多的声音。现在手段就更多了,有的在撒了沙子的地面上跳,有的在电子鼓上跳……以追求更多的音响效果。

  踢踏舞与爵士乐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吸收了许多爵士乐的元素,例如切分节奏和即兴表演。一些踢踏舞大师与爵士乐大师常常联袂演出。

  后来被纳入百老汇舞台表演形式的踢踏舞可以被称为百老汇风格的踢踏舞。其总体风格就是载歌载舞,歌舞融为一体。此外有很多幽默的编排,一般都洋溢着欢快向上的氛围。为了增强娱乐性和观赏性,百老汇的踢踏舞开始注意修饰身体的舞姿,比如胯部的摇摆等等,一些比较“土”比较“丑”的舞姿被去除掉了。另外百老汇的踢踏舞还增加了道具以及布景的使用,以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在好莱坞歌舞片盛行的时期,踢踏舞也走向了银幕。它基本上延续了百老汇的风格,为电影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

  风靡世界的《大河之舞》

  十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献艺的《大河之舞》是一场力感、动感、质感与美感兼具的百老汇音乐歌舞盛宴。

  该剧以传统爱尔兰民族舞和踢踏舞为主轴,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精髓,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虹,剧力万钧的精彩舞作。而爱尔兰管弦乐团的演奏及合唱团的天籁美声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河之舞》中的踢踏舞聚集了所有踢踏舞的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黑人踢踏舞、百老汇踢踏舞以及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等。置身于现场,你会感到此时此刻只有舞蹈是惟一可以毫不掩饰的,慢慢地,大家好像融化在舞者的舞步中一样,心情也随着“踢踢踏踏”荡漾开去,直达内心的空间。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顿时也会如同舞蹈高潮之后静止在舞台中央。

  《大河之舞》是河之舞爱尔兰舞蹈团的经典作品。该团的演员主要来自爱尔兰,但也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本地的舞蹈学校学习舞蹈,在进入河之舞舞蹈团之前,他们都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已经在爱尔兰以及全世界的各种比赛中赢得过上百个奖项。

  《大河之舞》的创作群体从1995年2月开始,相继推出了《大河之舞:史诗歌舞秀》、《舞蹈之王:麦克尔·弗拉特利》、《燃烧的脚:麦克尔·弗拉特利》三台火爆热烈、贯穿着爱尔兰传说、充满着爱尔兰风情的踢踏舞综艺秀,不仅在全球范围创造并推广了一种以踢踏舞为主体的综艺模式,而且为英语贡献了一个崭新的合成词:Riverdance。《大河之舞》犹如一部叙述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历史宛如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传承着智慧、勇气、生命与爱。

  《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的巡演,除了居高不下的票房纪录,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让爱尔兰舞得以复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河之舞》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一种民族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突破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壁垒,为世界各国在全球化中挣扎的民族艺术树立了典范。

  文/何岸 戴冰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