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的文化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0:2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在贵池区牌楼、唐田与石台县的小河三镇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竹塘的自然村,风景优美。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这个村的农民对自办黄梅戏业余剧团,一代接着一代,有着不懈的民间文化追求。

  恢复第四代剧团

  算起来,这一代农民剧团已是第四代了。自从第三代剧团停演,适逢改革开放,穷怕了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外出打工求温饱。党的富民政策让不少农民先后都富裕起来。于是,饱暖思娱乐。去年春节期间,有外地黄梅戏业余剧团来这里唱戏,黄梅戏爱好者章玉霞、程爱云等人萌发了自办剧团的想法,“我们村有演黄梅戏的传统,台幕、服装、道具仍然保存完好,何不把剧团恢复起来呢?”于是,竹塘村四个村民组长带头做台板,并带头捐款购买圆铁管做台架,添置锣鼓、乐器,就这样,第一台传统黄梅戏《荞麦记》登台演出,自导自排自演,很有乡土气息,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和鼓劲。

  每个人就是一个故事

  没想到,这一演便一发不可收,原来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也纷纷加入剧团。前三代的老艺人也主动帮助指导,这个具有近半个世纪黄梅戏传统的村庄,又出现了公教媳、婆送饭,丈夫与妻子一个外出打工,一个在家唱戏的动人景象。年已八旬的老艺人陈灿华在家一招一式地教媳妇,共产党员陈永清已是年逾半百之人,默默无闻地帮助剧团抄剧本、搞幕后指导。年过六旬的陈纪发酷爱黄梅戏,不仅把房子腾出来排演,贴电贴炭贴水,而且自己还老当益壮,担任角色。陈争平,这位被村民称为能人的琴师,无师自通,编曲谱,教唱腔,并且伴奏兼灯光音响,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汪玉梅、谢春秀、徐文华、查桂莲等都是做妈妈的人了,她们白天劳动过后,再累都要参加排演,有时收工晚了,喝了一口锅汤就走。陈彩虹,跟随丈夫在上海打工,收入较高,听说家乡演戏,和家人一商量,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参加剧团,有人说她傻冒时,她嫣然一笑,说她喜爱黄梅戏!能让乡亲们看上黄梅戏,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其实,这也是竹塘剧团全体演员们共同的心声。

  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是这些农民的奉献精神和对民间文化的追求,造就了乡村丰富的精神文明,赌博的少了,旧的陋习少了。通过看戏,媳妇孝顺公婆、妯娌团结,一人有难大家帮的可喜现象多了起来。每到傍晚,村中就热闹起来,锣鼓响,脚板痒,媳妇挽着婆婆,孙子牵着爷爷,乡亲们把排练场或演出场挤个水泄不通,村中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如今,他们已经演出了《女驸马》、《罗帕记》、《窦娥冤》、《泪洒相思地》等大型传统剧目和一些小戏,深受观众的喜爱。李明江/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