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工制作摇奖画面与出钱雇人喊中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0:41 红网

  2月12日《新京报》报道,有彩民怀疑2月5日第2004009期的开奖过程有“人为制作”的痕迹。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福彩中心宣传部主任何易承认,此次摇奖的录像确实有“人工炮制”的成分。依照何易的解释,“人工炮制”是因为现场的一台摄像机出现了“技术故障”。但他强调,整个摇奖过程有公证员的监督,摇奖过程并没有问题,摇奖结果依然有效。

  此前1月27日《新京报》报道,25日晚上8时许,宣武区粤兴大酒店二楼一保安被打,保安称打人者为福利彩票厂甸庙会点的工作人员,原因是他拒绝喊中奖的要求。当晚天桥派出所对此事进行了处理,厂甸庙会点的负责人拒绝谈论此事。

  不问彩票发行部门的出发点如何,也不问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他们的这些做法就让人们产生了许多联想。发行彩票,你按规矩办事,一板一眼的做就行,为什么总做出些让人生疑的举动来?

  人工制作摇奖画面是为了向人们“直观”地传送摇奖的信息,虽被其内部人员看作是一项“补救”措施,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最终经过“改动”过的画面还是让心细的彩民们识别出来了。到了这个时候才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之举,早先怎么没有想到呢?用这种愚蠢的办法来欺骗彩民,不让人们产生怀疑才怪。而彩票发行及中奖是涉及到数额巨大的金钱的大事,儿戏不得。

  花钱雇人喊中奖则是另一层面上的“尽职”,发行彩票的现场需要中奖气氛的“烘托”,彩民的激情需要不断有人中大奖来“刺激”,每一次的锣鼓声和鞭炮声都会掀起一阵购彩的“高潮”,而每一次“高潮”的来到就意味着大量的彩票被彩民购买实现为现金。发行部门需要中奖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来推动彩票的发行,但大奖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一些动了歪脑筋,把事情做“活”,花钱雇人喊中奖便是一个“好点子”,但偏遇到酒店保安这个脑筋不转弯的“犟人”,不肯与他们合作骗人,于是保安挨了一顿狠揍,被打成“脑震荡,闭合性颅脑损伤”。

  福利彩票发行本是一种爱心的积累过程,它是积小善成大善、做大事的好事,“中奖”只是对人们爱心付出的机遇性回报,本不应该把它作为彩票发行工作的重点。非常美好的事情到一些人的手里就变了味,他们突出“中奖”的宣传,把彩票宣传成“一夜暴富”的捷径,夸大它的投机性,这完全背离了彩票发行的宗旨。同时,他们用文中所举的这些“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打击彩民们奉献爱心的积极性,使人们对慈善事业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工制作摇奖画面的行为应视为作弊,这种做法给人们留下了极坏的影响。人们不禁想问:“以前有多少摇奖画面是经过‘加工’后再播出的?”。当雇人喊中奖的丑闻被传开后,人们“恍然大悟”地说:“我们彩票现场总是有人中大奖呢,原来都是他们请的‘媒子’!”(稿源:红网)(作者:武志兰)(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