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研制了国内首台彩扩机 志在欲建首座“立体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2:11 北京娱乐信报
  在工作室里,史力家老先生和记者聊起了令他痴迷30多年的立体影像。何志刚/摄

  他是一个天才:小时候在墙壁上画画,18岁以前画出了国际大奖;在部队文工团,30岁以前又成为了舞台上的明星,并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演出;60多岁前研制出我国首台立体、平面两用彩扩机的成像载片台,为我国的立体影像做出了突出贡献,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生之年,他还有一个理想——推动立体影像行业的诞生。

  他也是一个执着而倔强的老人:花20多年的心血研制出了一部能为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机器,到如今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而且无怨无悔,只因他固守着心里那个价值标准。

  走进史力家老先生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四面墙壁上的立体照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却一个个都色彩鲜艳,呼之欲出。66岁的史老坐在屋子正中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前。第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他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在年轻的记者面前,他显得有些紧张。

  青年时代才艺耀眼

  而立之年人生转折

  史力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美术功底是从家里的墙壁上练就的。

  小时候,史力家住在美术馆附近,当时旁边有一所美术学院。每天看着背着画夹子的学生出出进进,他也因此喜欢上了画画。没有画纸,他就在家里的墙上画,兴致上来,他可以踩着板凳一口气从墙壁画到天花板。就这样,一个美术天才在北京老胡同里诞生了,他的一幅作品《我的学校》参加了当年在北海举办的儿童美术绘画展览,后被推荐到国际展览并获奖,奖品是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18岁时,史力家考进天津某部队当了一名文艺兵。几年的军旅生涯,发掘了史力家歌唱、舞蹈等文艺天赋。从《藏胞歌颂解放军》到《刘海砍樵》,再到舞剧《三岔口》,年轻的史力家很快就成了部队文工团的台柱子。

  回忆起辉煌的年轻时代,史老激情飞扬。但他最难忘的事情还是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

  史老记得很清楚,为周总理演出是在建设包钢的剪彩仪式上,当时部队迁移到了包头,整场晚会的节目都由史力家所在的慰问团承担。作为台柱子,史力家出演了其中70%的节目。由于第一次为周总理演出,他很紧张。然而当他站在舞台中央看到周总理在台下和蔼可亲的笑容,并随着音乐节奏打着拍子时,史力家的紧张情绪一扫而空,觉得浑身是劲,成功地演完了所有节目。

  一切都在一帆风顺地进行着,史力家想成为中国文艺界大腕也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然而,一场意外在他而立之年发生了,他的生命列车从此驶向了另一条轨道。

  贺年卡引出立体影像

  土工具造出全国第一

  史力家30岁那年,由于演出太多加上过度劳损引起了腿伤,他不得不忍痛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舞台。不久,史力家被调到内蒙古译制片厂(现在的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负责摄影以及制片工作。立体影像从此走进了史力家的生命,并陪伴他走过了36个春秋。

  1968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拿着一张特别的日本贺年卡找到了史力家。这张贺年卡不仅颜色鲜艳,而且人物栩栩如生,每个人看了几乎都忍不住想要摸一摸。出于职业的敏感,史力家立即对这一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一番研究,原来这张贺年卡采用的是一种“立体影像”技术,而当时的国内根本就没有这项技术。

  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史力家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立体影像技术。在单位的全力支持下,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个“立体影像研究小组”,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历程。

  没有专家指导,没有专门的工具,这项研究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白纸一张。为了制造出立体成像的柱镜型光栅,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了获得核心技术,他们把国外的立体贺卡、立体塑料尺全都做了“解剖”,研究其网纹和结构,然后用刨床、铣床等“土工具”刻制纹路并反复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多久,史力家自己制造的立体贺卡终于诞生了。

  很快,他们的技术就在国内推广开来。即使是“文革”期间,立体影像的研究和应用也没有停止,相反,全国各地搞立体影像的技术人员汇聚一起,成立了一个“会战小组”,每天的任务就是给伟大领袖制作立体相片。那时,毛主席的照片、《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图画等等,都曾以立体影像的形式出现。

  “文革”结束后,史力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立体影像的应用中,把立体的人物、风景用在了钥匙扣、文具盒、学生尺等等人们常用物品中,并为单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研制首台国产机器

  20年痴迷收获专利

  上世纪80年代初,史力家毅然辞去了内蒙古译制片厂的铁饭碗,返回北京一门心思开始搞立体影像研究。这一举动,受到了几乎所有家人和朋友的反对,甚至称他是“立体神经病”。

  顶着重重压力,史力家启动了立体影像的最新研究,目标是一台能够让普通照片变成立体照片的机器。而在当时,只有美国拥有这样的机器。但是,美国人很精明,他们把一台机器拆成好多个小部件,单个单个地卖,最后算下来一整台机器要卖上千万元人民币。

  制造一台完全国产化的机器,打败美国佬,这个目标,比当年研制柱镜型光栅要艰难百倍。这期间,曾经和史力家一块奋战的“战友”,有的离开了人世,有的改做他行,最后只剩他一个人仍钻在立体研究的纸堆里,执着向前。

  这一埋头就是近20年,他的壮年就是在纸堆中度过的。

  经过20年的酝酿,2001年,史力家终于启动了立体、平面两用彩扩机的成像载片台的制造。他专门召集了一个制造班底,其中有写软件的、有画图纸的、有制作机壳的,在他的统一调度下,经过半年多的辛苦,机器终于研制成功。

  第一台机器组装完毕后,史力家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珍藏了40多年的一张全家福放在了电脑的图片扫描仪下,电脑的程序迅速启动,开始对图片进行远、中、近共9个层次的图像处理,短短的5分钟后,一张全新的老照片出来了。望着照片上栩栩如生、就像要张口说话的家人,史力家激动得眼泪婆娑。

  2002年2月6日,史力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立体、平面两用彩扩机的成像载片台的专利申请,2002年8月28日,专利被正式批准,史力家研制的这台机器因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极具有实用性,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那年,史力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要建首座“立体城”

  对于当下中国立体影像业,史力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的立体影像技术日臻成熟,从事立体图片制作服务的单位更是像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多数立体图像制作和服务单位的规模均较小,所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还不够先进,整个行业还没有从业的规范和秩序,真正意义的立体图像产业还有待形成。

  史力家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立体影像业的诞生。

  史老告诉记者,为完成这个愿望,他准备做两件事情,第一,撰写一本关于立体影像的书籍,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毕生的研究和心血;第二,培训一大批学员,其中要亲自培养一些下岗职工,教会他们立体影像的各种操作方法和诀窍,使他们能拥有一技之长。

  史老还告诉记者,他还有个巨大的梦想埋藏在心中很多年——建立一个世界首创的高科技旅游项目“中国立体城”。他翻出自己1996年就写好的可行性报告,告诉记者,他构想中的“中国立体城”是一座涉及立体摄影、绘画、雕塑、舞美、电影拍摄、特技以及光、机、电、高分子化学等现代高新技术的科技型综合旅游场所,是集高科技、高艺术、高品位、高刺激为一体的大型娱乐场所。在报告书中,史力家还详细写出了“立体城”中可以设立哪些新颖的游乐项目,还对市场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分析,并设计出了立体城的建筑外体的图纸。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份极具专业水准的报告书并没有几个人看到过。

  两次下海心灰意冷

  价值标准终不放弃

  在与立体影像相伴的30多年岁月中,史力家曾经有过两次下海的经历,但遗憾的是,淡泊名利又“不谙水性”的他,两次都不甚如意,到如今提起来还是心灰意冷。

  第一次是在1989年。那年,已在立体影像界声名远扬的史力家应一家港商的邀请,去其深圳分公司任总工程师。其间,史力家主持设计了许多立体影像的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后来,史力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所取得的成绩经常莫名其妙地成为他人囊中之物,生性耿直的他很快就愤然辞职返京。

  第二次是在机器研制成功以后。当时曾经有家公司和他谈妥要代理其机器,并批量生产。但是在价格问题上,双方始终谈不拢。史力家当时希望一台机器的价格最好不要超过30万元,因为机器完全是国产的,成本低,价格应该比国外低,这也是应当为国家做的贡献;而对方认为这个价格太低,很难赢利。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只能谈崩。

  史力家告诉记者,他的这台成像载片台前后只生产了三台,其中一台以5.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韩国人,一台转让给别人,最后一台则摆放在自己工作室里已快两年了。史力家说,自从那次合作谈崩后,他再也没有主动找一家厂商去谈过。后来,通过一些朋友介绍,也有几家来商谈过,但都没有谈拢。

  显然,史力家早就把这台宝贝机器看做自己的女儿,“女儿择婿”当然有着很严格的标准。史力家告诉记者,他的标准共有三条,首先是合作商要对立体产业有兴趣,其次是要为人正直,再次就是要重视技术、重视人才。

  机器的研制成功,本应该为史老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许是由于史老固守着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不愿意为了金钱而放弃原则,尽管他目前的经济现状并不理想。史力家老先生坦然告诉记者,他没有单位,没有退休金,帮朋友制作图片赚来的一点钱刚够交工作室的房租。但是,选择立体影像他并不后悔,因为这已经意味着自己一生的幸福。

  信报记者张薇

  名词解释

  立体影像

  人类处于三维世界之中。上帝赐给人们一双眼睛,让它能够辨别周围物体所处的相对空间位置,感受这美妙的立体世界。立体影像就是再现人类双目感受的一种科学手段。立体影像的原理很简单,只要能记录景物的一对左右平面影像,并让左右眼分别只看到相应的左右影像,由于左右影像之间之相对视差,导致眼睛调整聚合角度,模拟观看真实景物的状态一样,就会产生现场的立体感觉。目前,除已得到应用的感光立体和印刷立体之外,应用数码相机拍照后合成立体和利用电脑将平面图片分层构成模拟立体的数码立体正在兴起。有专家预言,立体影像将成为中国影像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