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胶南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系列报道之二 转换机制趟新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3:40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过去,在造林绿化中有一种通病,那就是年年绿化不见绿,岁岁造林没有林。胶南市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要实现从部门造林到社会造林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为此,他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在政策、目标、考核、投入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上趟出了一条新路。

  首先是领导机制的创新。把造林绿化作为迎办青岛绿色奥运、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按照“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他们提出“经营林业”的理念,制定出《2004年———2010年林业发展规划》和林业建设、城区增绿、海滨大道等重点工程规划。

  加大考核力度,是胶南机制创新的又一大亮点。市、镇、村三级层层签订了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建立起造林绿化示范点,各级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乡镇及有关单位的造林绿化工作实行了年度考核,根据综合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对完不成年度任务的单位,在年终农业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胶南市机制建设体系中最具特点的是投入机制的创新。2002年,胶南市财政投入补助奖励的资金700万元,2003年达1600万元。今年,他们又对林业建设制定了新的补助奖励政策,规定对在城市规划区外,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新造林、林业育苗并成方连片达到规定规模的,市财政将给予相应资金补助;对投资新建生态公益林到一定规模的,享有该林地的冠名权;对在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藏马山等四座山系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实施裸岩垂直绿化等也将给予补助。“一石激起千层浪”。政府连续多年的政策资金投入,调动了社会资金的大投入。去年投资新造林100亩以上的大户就有300多家,吸收民资3000万元。初步统计,2003年,胶南市城区园林绿化总投资达2亿元,农村绿化总投资达1亿元。

  当前,在鼓励农民开发荒山、荒滩,大面积植树的同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即如何解决好长期效益与眼前利益问题。琅琊镇政府便推出一个新举措:对于无力外出打工或老弱病残的农民,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以成材林权做抵押,每亩成材林每年可以在农村信用社获得300元的贷款,直到用材林批伐后一次性还清贷款。同时在此期间,农民如果以林养牧,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获得贷款。此举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又解决了他们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他们的经验已被全面推广。本报记者梁学勇本报通讯员丁新春王剑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