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授的待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3:56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智效民

  近年来,大学教授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年薪(包括工资、奖金、外快、课题补助等等)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种状况,与前些年所谓“教授教授,越教越瘦”的说法相比,还真是有点换了人间的味道。

  尽管如此,教授们的压力依然很重。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早就是教授了,还要去读博士。进修期间,他又获得出国机会,再加上编书、写论文等一系列事务缠身,终于累得住进医院。令人不忍的是,即便是住了医院,他还要一边输液,一边读外语。按理说教授的学术地位比博士要高很多,但是许多教授为了获得一个博士头衔,只好屈尊俯就去读博士。

  这在过去简直是笑话。比如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就说过:对于那些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倘若“立意做一个学者,他大约仍旧在大学里做一个助教,一面仍然研究他的学问”。等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才可以晋升为教授。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管理者浅薄和无知,居然作出教授待遇不如博士的规定。这就是教授为什么要读博士的原因。

  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老一辈学者在这方面的意见。早在1930年,潘光旦先生就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教授待遇与今日流行之兼任讲师制》。他说,由于“教授的任务,一半在教导学生,一半也在他的专门学问上继续用功夫”,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薪水的充裕固不可少,但精神上的宁静更为重要。拿这个标准来看,我以为现在大学里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宁静。“文革”中有人把大学教授称为精神贵族,我看倒也不错。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只要生活上有所保障,不应该有过高的物质欲望。可惜如今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恐怕还是少数。

  前不久我去云南开会,发现当地一所大学的老师们拥有私车的不少。经了解,才知道他们在校外代课收入不菲,遇到所谓旺季,有的教师一个月就能挣到上万元。这与《南方周末》披露的在北京办一个MBA班,“以1万元一天的价钱请教授”相比,虽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我还是认为,假如人活到这个份上,也就成了赚钱的机器。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里也有一批专门为挣钱而代课的人,不过那时这些人被称为讲师而不是教授。我曾经为鲁迅仅仅是一个讲师而感到不平,后来才知道如果仅仅从学问上看,当时的讲师与教授也不相上下。所不同的,教授是专职,讲师是兼职。鲁迅当时在大学兼课,自然只能是讲师了。潘光旦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一,大学教授是专职,他们就不是那种上完课便一走了事的人。第二,由于大学教授不能上完课就走人,所以他们和学生有较多的接触机会。第三,由于教授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机会,所以他们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第四,教授要用高尚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就必须拥有精神上的宁静。因此潘光旦先生说:“学校应当使学生和教授的人格有密切的接触。要有这种接触,第一条件也便是要使教授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因为不宁静,人格便不能充分表现。”

  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以为有关方面不仅要看到教授的钱包是否已经鼓了起来,更要看看他们能否享受精神上的宁静。因为教授毕竟不是一个讨饭碗的行当,而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职业。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