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60万来甬民工:求职路怎么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12:05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春节过后,回家过年的老民工陆续回来了,一些新民工也来到甬城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甬的农民工总数已达到160余万。多数来自相对贫困地区的民工缺乏一技之长,加上事先对宁波劳动力市场的有关情况毫不知情,他们的求职历程往往充满艰难和辛酸。如何让更多来甬的民工能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对比
  张孝近爷俩奔忙找工作

  今年48岁的张孝近来自河南商丘,初见记者,没讲几句话眼眶就红了。他说,自己30多年没有离开过家,这回是第一次离家出来打工:“没办法,去年老婆生病花了6000多元医药费,背上了债务,自己一家4口人一年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去年又遭了涝灾,过了年后洼地里还有积水呢。听说宁波这边不错,就和大儿子一起来了,乘了三天三夜的汽车才到。”

  人生地不熟的张孝近爷俩一个星期内找了10多个职介所。儿子以往虽然在厦门打工时学过开叉车,但因为没有相关的技术证书,找不到单位聘他。为了有一个免费住宿的“窝”,他俩讲了数不清的好话,才得以在市区边缘一家企业的门卫间里席地就寝。尽管如此,出门时随身携带的300元钱还是很快所剩无几。

  到第8天,他们总算在一家家政公司找到了一份搬家工的活,这家公司提供住宿,还管饭,爷俩总算暂时解决了食宿难题。“先在这里干着,等过一段时间,儿子去找一份开叉车的活,工资可以高一些。这回可要叫他拿下证书。”张孝近充满希望地说。

  没技术的民工找活难,有技术的民工找活相对容易,收入也比较高一些。来自重庆开县的小伙子颜中国30刚出头,4年前就跟随姐夫来宁波打工,先后在几家企业打工,学到了一手操作工技术。他说,宁波的个私企业很多,自己不愁找不到活干,去年还拿到过2000元以上的月工资。如果将工资要求降到1000元左右,就能随时上岗就业。但这几年做下来,小颜也有不少苦恼。“一些私营老板只顾赚钱,设备十分陈旧,劳动保护很不过关。去年我去镇海的一家企业上班,刚到就发现几个工人有的手指头短了一截,有的手臂上有伤痕。一问得知都是上班时‘不小心’叫机器给伤的。两个月后,我也在一次操作中划伤了手臂,差点伤到了筋。打那以后,去做工前我都要先到厂里看看设备和劳动保护情况,放心了才去。”

  没有奔忙的民工一族

  就在许多来甬打工的民工为找工作四处奔忙的时候,从湖北来甬做工的30余名青年却全然没有这份烦恼。原来,就在过年前,宁波地质劳动力资源开发中心已经替他们找到了“婆家”。据该中心负责人说,本月底和下月初还将有两批人数分别为50名和20名的来自其他省份的劳动力输送到宁波来,分赴北仑、奉化等地的企业上班。这些人有的具备一定技术专长,有的则是普通劳动力。

  成立于10年前的宁波地质劳动力资源开发中心,做法颇值得借鉴。他们首先与宁波的68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劳动力输送关系,平时注重搜集企业用工信息,并据此到人员输出地或单位确定招工对象和人数,并将就业人员送到宁波。这样,使来甬的劳动力一到宁波就有饭吃、有工做、有地方住。10年来,该中心先后从全国各地输送了4158名人员来甬,有许多原先并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人员,经过磨练成为企业生产的骨干,如原敦煌集团(现为华美线业有限公司)的300余名就业人员等。

  与许多职业中介机构不同的是,中心将安置好就业人员只当做安置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好这些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他们主动配合用工单位,对这些人进行跟踪管理,让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基本保证不出大的问题。长此以往,不少用人单位认为中心是“靠得住、信得过”的机构,要用人都乐于先向他们通气,那些输送过来的劳动人员也将他们当作“娘家人”。

  随着来甬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一些民工输出较多的或希望向宁波输出劳动力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地采取了与宁波地质劳动力资源开发中心相似的办法。目前,本省的保姆输出地衢州、江山,江西上饶等地的妇联、工会等组织,有的在甬设立了办事处,有的则与宁波的“81890”和不少家政企业挂上了钩。

  这样的机构多一些,“张孝近们”的苦头就可以少吃一些。

  视点

  民工培训路难行

  通过技术培训让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自然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提高收入的最佳途径之一。但谁又能牵头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培训,更重要的是,谁来为民工培训买单呢?叫民工自己掏钱参与培训,对多数人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来自河南的一位姓吴的打工者日前致电本报热线:“来宁波打工3年了,因为本身没什么文化也没有特殊技能,想找好一点的工作很难。我也想参加一些培训,但目前一些培训机构收费贵,不知有关部门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和空间?”

  一位湖南籍民工告诉记者:“宁波能否像广州那样办一些既能提供技术培训,同时还付我们工资的培训工厂?”

  两位民工说的都是同一层意思。看来,让民工自己“买单”培训,似乎力不从心。而社会力量技能培训机构呢?显然极少肯做亏本买卖。至于政府部门,这样一个大“包袱”,却不是想扛就能扛得起来的。

  那么,民工培训,到底该由谁来买单呢?对这样一支奋斗在宁波的外来建设大军,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宁波培训民工怎么走

  目前,我市对外来民工的培训一般通过这样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加强民工输出地培训工作,根据我市用工需求,由输出地对来甬民工进行意向性技能培训。在这方面,我市已取得明显成绩,并携手内地建起劳务输出基地。二是通过各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推出订单式培训,使一大批外来劳动力成为技术工人。

  从全市153家社会力量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来看,去年一年,共培训9.05万人,其中,外来民工占1/3。在各项培训项目中,参加服装加工、美发美容、餐饮服务等“短、平、快”项目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而钳工、刨工之类却少有人问津。耐人寻味的是,根据近年我市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统计分析,像钳工、刨工之类的技术工恰恰缺口最大。

  那么,何以外来民工在求职择业乃至培训等方面不“跟着市场跑”呢?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职技处同志告诉记者:“主要是这些技能培训周期长,又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对急于赚钱的外来民工来说,大多不舍得投入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像汽车修理行业,非常有市场,但外来民工因学习周期较长,短期利益损失较大而不想学,而本地人又怕苦而不屑学,这样,就造成某些技术岗位人员的短缺。”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近年出现一种既培训民工又解决他们生计的培训工厂(学校),其运作方式一般是:与各相关企业挂钩,派专人指导,将民工(学徒)生产出来产品供应给企业,再付给民工相应工资。据悉,不少外来民工正是在这样的“学校”中培训成熟练工或技术工人的。“毕业”后再外出应聘技术岗位。这一模式,宁波能否尝试呢?对此,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职技处同志告诉记者:“类似的运作方式,我们一直在摸索和酝酿。”

  链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主要城市民工需求调查报告显示,用工需求七成集中在春节后60天。企业招收新员工的途径为:29.8%的企业选择张贴广告;42%的企业选择老员工从家乡带过来的形式;76%的企业将到劳务市场招聘;19.9%的企业会从劳务基地招聘。

  据调查,这些企业给新员工的工资平均在660元/月左右,其中:

  建筑施工企业为729.7元/月

  机械制造企业为727.6元/月

  电器制造企业为638.3元/月

  化工制造企业为660.1元/月

  纺织服装企业为648.1元/月

  餐饮服务企业为578.5元/月

  商贸旅游企业为654.3元/月

  撰文记者胡晓新 朱志莹

  摄影记者龚国荣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