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这个宁波人有点“异想天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12:54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初识沈幸宝在1997年。那时记者知道他怀着竹排漂流航海探险的青春梦,想一个人沿着三江口到韩国日本的“海上丝路”进行漂海探险。没想到,时隔7年,他竟依然做着这个有点“异想天开”的梦。前几天,今年已53岁的沈幸宝又找到记者诉说梦想。

  沈幸宝其人

  多年来,沈幸宝痴心不改一直想着单人竹排漂海探险,路线是从宁波三江口到韩国日本的“海上丝路”。无奈的是,作为普通的宁波市民,他不知从何着手实现这个看起来有点玄乎的梦想。

  沈幸宝今年已53岁了,从小对大海有着一种特殊感情。说起这份感情,沈幸宝自己也觉得奇怪。这也许和他出身在海边有关,因为舟山六横海岛是他的家乡,儿时,他常和大人一起出海捕鱼。多少年来,对大海的亲近,使他产生了“天水合一”的情怀。特别是在原始的作业条件下,跟随父亲出海捕鱼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这种经历在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也和大海结下了难舍难分的感情。直到现在,每次家里买来海鲜,他竟然要先闻一闻那里存留的大海的“味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大海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情,只是沈幸宝多了一份痴情。他曾满怀壮志要考海运学院,却不幸落榜。1975年6月,沈幸宝从浙江交通技工学校宁波分校毕业后,一直在陆地上开汽车,心里却总惦着要去海上“扑腾”一番。1992年,他就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当了跑长途客车的司机。沈幸宝说,那种在夜里开长途车的感觉真像是在海上航行。如今他已50岁出头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他对大海的那种魂牵梦萦的感情却丝毫未减。

  一次难忘经历

  1997年6月,沈幸宝自制小竹筏从宁波到舟山作了一次短距离漂海探险。当时,记者曾与他在甬江同行了一小段。记者深深体会到,竹排漂海探险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虽然平静的甬江没有大海中的激流,但我们“驾”着无动力的简陋竹排,从三江口到镇海出海口还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当大船驶过后泛起的波浪不停地掀动小竹筏时,我暗自担心,这条小小的竹筏将会漂向何处,成功的希望也一下子变得遥不可及。当记者在镇海口上岸时,还是有些后怕。目送沈幸宝撑着小竹筏渐渐远去,不禁为他的这份痴情所感动。第二天太阳下山前,他在沈家门打来电话说已安全到达,此时我和他的家人才长长地喘出了一口气。后来,沈幸宝拿来了到达沈家门的照片,神采飞扬地向记者谈起这一天一夜漂海探险的艰苦经历。也正是这段成功的探险经历,让沈幸宝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就七年过去了。沈幸宝这份竹排漂流航海探险的心思也该停歇了吧?但前几天他又“冒”了出来———原来他真的是痴心不改。不知道这七年他是怎么过来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漂海的愿望对他来说是越来越强烈了。貌不惊人的沈幸宝说,他这样做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圆梦。

  “异想天开”梦难圆

  在常人看来,这真是个“异想天开”难圆的梦。对此,沈幸宝可谓费尽心血。几年来,他总是关心着漂流探险的信息,做梦都想着能在“海上丝路”上漂流。去年,他还特意到舟山的航海货轮工作了半年,对航海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

  然而,辽阔的大海有时也会无情,单人竹排漂海探险的危险性可想而知。1996年,中韩合作海上竹排漂流,虽有广泛支持尚不能完全成功,何况沈幸宝是单枪匹马地“蛮干”呢?舟山一位有着多年海上经验的船老大得知了他这份心思后,就劝他还是死了这条心,免得葬身大海。家人朋友除了表示理解外,也对他说还是安安心心活着吧,别再瞎折腾了。

  对此,沈幸宝却有难得的勇气。他说:“多少年前,有多少宁波人从‘海上丝路’出发远行,真能成行的话,就是死在大海的怀抱里也无怨无悔。”但豪情万丈的沈幸宝也保持着一份冷静。正如他在计划书上所言,单人竹排漂海探险与任何探险活动一样,任何人都无法保证一定成功。能否顺利,还得看天时地利,但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沈幸宝还告诉记者,此事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只是一个普通宁波人的“异想天开”而已。

  后记

  这里写的是一个普通宁波人的梦想而已。在生活中,像沈幸宝这样有这种梦想的人也许是寥寥无几。如果我们能帮助他实现这个航海梦,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即使没有实现,沈幸宝也说,在这个追梦的过程中,他已感到了生活的快乐。

  他的《单人竹排漂海探险计划书》

  路线:沿着从宁波三江口到韩国日本的“海上丝路”,海上直线距离为近800海里。第一停靠点为嵊泗列岛,第二停靠点为公海上的虎皮礁附近浅滩。第三停靠点为韩国济洲岛,最后抵达日本九州。

  救护方案:嵊泗列岛东北以外的公海是我国渔民的主要作业区,每年春末夏初,在此捕鱼的船只很多。小竹筏在航行中如遇不测,可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就近求助。

  气候条件:春末夏初,季风盛行南风和西南风,这为无动力的小竹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风力。同时,也可避免台风的袭击。由于出现大风大浪的概率较低,这为单人竹排漂海探险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中国江河漂流大事记

  1985年6月至7月,为了抢在美国人前“首漂长江”,西南交通大学电教摄影员尧茂书一人在人迹罕至的长江上游漂流了1200余公里,于7月24日在长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峡附近不幸翻船遇难。

  1986年6月至11月,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中美联合长江上游漂流探险队漂流长江。这是人类首次全程漂完6300余公里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三支队伍共有10名队员遇难。

  1987年4月至9月,北京青年黄河探险科学考察队、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马鞍山爱我中华黄河漂流考察队漂流黄河。三支队伍共有7名队员遇难。漂海队员的不断牺牲引发了社会对江河漂流探险的反思和总结,中国大江河的大规模漂流探险活动沉寂了12年。

  1996年7月,中韩合作海上竹排漂流不完全成功。无人员伤亡。

  1998年6月至8月,中国珠江漂流探险队漂流珠江。无人员伤亡。

  1998年8月至9月,首支中国女子长江源科考漂流探险队11名女队员徒步9天挺进至长江源头海拔5400米的姜古迪如冰川,下水漂至沱沱河大桥。此次活动再次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了科学考察和记录。无人员伤亡。

  1998年9月至12月,中国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次活动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漂流探险活动已走向成熟和理性。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