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警示教育,能否变“旁听”为“旁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0:52 人民网

  网友:夜深读兵书

  据报道,2月9日至12日,原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因为适逢宁德市“两会”召开,各县市区主要领导都来宁德开会,有关部门专门组织9个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市直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共计百余人旁听庭审,用昔日同僚、今日阶下囚的现身说法,开展一场活生生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据说,林龙飞当庭念了一份长达6页的悔过书,分析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和过程,并告诫其他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忠诚老实、知足常乐”。一位检察干警表示,看得出,在场的许多领导干部都受到了触动。

  应该承认,通过干部旁听对腐败分子的庭审过程进行反腐教育,不失为一次重要的尝试,相信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当前反腐败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这种旁听式教育可能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容易把教育搞成变相的腐败经验传授课。因为,谁也不能排除在旁听席上就有尚未发现的腐败分子,如果宣读“忏悔书”的腐败分子把本人的腐败过程叙述得过于详细,把被检察机关发现的过程讲得过于细致,对于某些胆大包天的旁听者来说,则无异于是一种另类的教育:就是琢磨当自己搞腐败时,怎样避免被检察机关发现。不是吸取前一名被处理腐败分子堕落过程的教训,悬崖勒马,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来做忏悔的人;反而想总结别人腐败过程中反映出的“漏洞”,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被发现的腐败者。这方面的例子其实也不在少数,况且现在贪官的“悔过书”大家见的太多了,对于某些麻木的人来说,这已经不但不能震撼其灵魂,反而还增加了其大表反腐决心时的“谈资”。

  因此,旁听腐败分子庭审的教育,要在数量上把握好一个“适度”,不要很随意地进行,避免失去应有效果。同时,在内容上要把握好分寸,警惕把反腐教育课办成腐败教育课,适得其反。

  利用旁听腐败分子庭审的方式来教育现任干部,实质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警示干部,但如果要警示,不如就来点能真正震慑腐败的教育。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两个例子,或许能对今天的警示教育有一些有益的启发。

  其一是在基层常常能听到部分干部说,如果把党支部会议放到火葬场来开,恐怕效果要好得多。只有在那生死交界的地方,才会让更多的人感到:相对于一个人的死亡,生前那种为了追名逐利而腐败的做法,是多么的渺小、可耻、不值得啊。也只有那样,才能让某些装满私心杂念的脑袋自行清理一些精神垃圾,多一点人生的沉重感、沧桑感,把名利看得更淡些,把欲望控制到最低点。也只有这样的震撼,才会使官员们真正感到生命的可贵,真正达到净化官员灵魂的目的。

  其二是国外和古代结合的例子。记得制造美国俄克拉荷马大爆炸案的主角麦克维在被执行死刑时,曾有相当一部分受害者家属通过电视录像亲眼目睹了麦克维被执行死刑的全过程。这种做法,既满足了这些受害者家属的某种心理愿望,也注意到了通过限制收看范围的办法,避免有关场面对青少年和普通民众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其出发点不在教育,而是在释放某种情感,但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警示腐败分子,他曾下令把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做成“标本”放到衙门口警示各级官员,而且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想,如果真要搞警示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允许某些重点部门或腐败重灾区一定级别的干部收看重大腐败分子被执行死刑的过程,这一办法或许残酷了点,但也许只有死亡的震撼才能真正撼动某些灵魂。

  :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