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胶州破解“三农”难题辟新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4:44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框架,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胶州市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圈定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三化”进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2003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539元,增长8.1%———胶州破解“三农”难题辟新径

  胶州市121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养虾大棚、蔬菜大棚里浮光跃金、春意盎然;中集公司、世原鞋业等2000多个内外资企业的流水线旁,曾经侍弄黄土地的一双双大手,如今灵巧利落地忙活起新活计;利群物流中心的集装箱运输车一大早就疾驶在公路上,奔向山东各地的利群超市和便民店;胶州城区和李哥庄、胶东镇等中心城镇中,一幢幢新盖的别墅、楼房正在崛起,新一代农民在这里打工、开店、办厂,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开始了新的生活。

  更加注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胶州市在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绷紧国内外市场这根弦,依托龙头企业和经济能人,农业结构调整调出特色、调出规模、调出效益,五大优势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当福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玉华在胶州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时,正在张应镇分会场收看转播实况的臧家庄人最有感触:“福生为俺庄户人带来了福气。”的确,福生公司在臧家庄设立的蔬菜种植基地,一年就为臧家庄父老乡亲带来300多万元收入。同时受益的还有张应镇洋河崖、胶西镇宋戈庄等地的4000多户菜农,去年一亩地种菜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

  从胶北万亩平原,到墨水河畔、沽河河畔,再到西南部山丘区,胶州的黄土地上布满了蔬菜大棚、小弓棚和大田蔬菜,大棚里一年四季姹紫嫣红、飞绿叠翠,原野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土豆、大葱、大白菜。去年一年,胶州蔬菜总产量达到了1617738吨,而且市场行情非常看好,是个难得的丰收丰产年。

  像蔬菜一样惹眼的还有林果、花木、畜牧、水产等产业。去年非典后,生猪价格一路上扬,新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洋河镇养猪大户魏瑞义等许多养殖公司和大户瞅准了市场行情,迅速扩张养殖规模,效益大幅攀升。开开奶牛养殖园等在畜牧重点园区带动下,全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末生猪存栏34.5万头、羊18.12万只、家禽1218万只;2003年生猪出栏57.8万头。畜牧业年产值达到了11.86亿元。

  大沽河和洋河两条河流流经入海,为胶州淤积成8万亩盐碱荒滩和2.8万亩潮间带滩涂,成为对虾、杂色蛤等水产养殖的黄金宝地。在东部荒滩上,胶州率先建成全封闭、无公害、环保型对虾大棚高效养殖示范园。建成精养虾池1150亩,其中棚养面积50亩。一年轮养两茬,年亩产对虾达5000公斤。同时,他们进行了地下水与海水混养海参试验和海蜇养殖尝试,面积已达到4000多亩,每亩纯利润高达5000多元。200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120323吨,渔业产值达到8.16亿元,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全市花卉苗木业也抢抓青岛举办奥运的难得机遇,新建育苗基地1万亩,培植育苗大户52家,使全市总面积发展到2.3万亩,初步形成花卉苗木大产业格局。其中北关永存苗木发展苗木面积1万亩;韩国花卉协会投资1000万美元,计划占地1000亩,在杜村镇建设贵都花卉园,培育高档兰花72万盆;韩国东山花卉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鲜切花生产基地,一期6.8万平方米的高档温室建设已完成。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胶州致力于打造两大基地,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成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稳步推进工业化,使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得到改变,是迄今为止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多走过的路程。乘山东大力建设半岛城市群和加工制造业基地,青岛加速挺进西海岸的东风,胶州市以“打造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为发展定位,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放大第二产业规模,膨胀经济总量,吸收更多的农民转移到第二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胶州已经形成了机械制造、家电电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精细化工五大主导产业,但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近来,胶州市主动承接青岛大钢铁、大造船、汽车业的辐射,鼓励引进相关企业搞好配套。以青力锅炉辅机、船用锅炉、三联金属结构等企业为主体,搞好船体部件新产品开发,尽快形成大造船配套产业链。同时,加快启动沃尔沃客车项目,建设汽车配件城,拉长汽车配件产业。依托海尔、澳柯玛、艾默生、中集等知名企业优势,吸引一批龙头型机械电子项目,拉长基础装备制造产业链。

  五大主导产业要做大,带动力强、辐射力大的项目必不可少。胶州市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各级驻韩、日招商处的联络优势,发挥韩国龙仁、安山等友好城市作用,进一步扩大在韩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抢抓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民间资本扩张的机遇,立足青岛,主攻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三省,盯住国内512家重点企业和个私企业500强,多方牵线搭桥,努力在机械、纺织、木器等领域招商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3年8月,青岛公交集团客车制造基地在胶州南关举行了奠基仪式,基地投资1.2亿元,2006年全面竣工后,可年产客车3000辆。据介绍,这样一个汽车制造厂,至少可以带动40多个配套行业。自从该项目奠基后,来胶州南关洽谈签约落户的汽车配套企业项目纷至沓来。投资300万美元的日本山本电装刚签约,韩国甫林电子又增资500万美元;投资500万美元的菱志电子才举行完奠基仪式,投资5000万元的海沃特电子又落户。目前在胶州落户的汽车配套企业已经有10多家,年产值可达到几亿元,吸纳近万多名产业工人就业。一个上下游联动、分工明确的汽车产业链条正在胶州形成,

  第三产业是就业空间弹性较大的产业。胶州市充分发挥近港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围绕打造仓储物流基地,加快建设西部商贸区。目前,胶州商城、凯凯物流、胶州湾南方家园建材五金装饰商城、机动车交易市场几大市场正在胶州西部形成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同时,以福兴祥物流中心为龙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源源不断地汇聚胶州,初步确立了生活资料物流基地地位。

  这些传统市场和新型物流企业,在不断占领周边市场的同时,自身吸纳人员就业的功能也不断显现。仅在经营建材、装饰材料、陶瓷为主的胶州商城,就有200多户客商来自于胶州各个乡镇,一个客商就带动了很多亲戚朋友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成为地地道道的商人。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胶州近年来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加快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推进现有职业学校进行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改革,为农村劳动力向熟练技工转变创造条件。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二三产业,胶州市实际非农人口正迅速增加,据统计,目前胶州市有1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园区的企业内实现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占70%以上,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80%。

  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不能永远做一个亦工亦农的两栖人,必须要向城镇转移。伴随着工业化的浪潮,胶州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在李哥庄联谊地板有限公司车间里,来自马店镇的小姜正在流水线旁忙活着。他已经在这个厂干了5年,成为厂里数得上的熟练技术工人。最近他在李哥庄镇买了套住房,准备就在李哥庄长期工作生活下去。

  小姜只是胶州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更多的人往胶州城区跑。尽管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新建住房面积是前几年的总和,但胶州城区房价还是一个劲地上涨。如今胶州乡镇中,找不出一个没有城镇迁居者的村庄;在市区居民小区中,人们经常可以碰到在一起居住的同村老乡。

  作为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市的胶州市,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小城镇建设与城区建设相结合,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自1997年以来,城市化水平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03年城市化水平达44%,城市人口达30万人。

  胶州市先后编制完成了《胶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胶州市行政文化新区控制性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构筑起全市城市发展框架。同时以促进城镇建设的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积极改善小城镇居住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4年来,全市小城镇建设总投资约15亿元,城区主要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三化率”达到100%。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逐渐增强,李哥庄镇陈家埠子和北王家庄两个村庄在镇驻地建设了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共301户1201人整体搬迁进镇,两个村庄的村民洗“脚”进镇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为解决好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该市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和就业政策,妥善解决务工农民的低保、社保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好进镇农民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购房等方面的服务,保证他们和原城镇驻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保证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目前胶州市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万人左右。本报记者梁学勇本报通讯员颜波赵法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