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粮食供给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10:56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宁波日报讯新华社昨日全文播发了回良玉同志2003年12月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题为《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给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讲话。文章说,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2003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2004年的工作,着重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

  文章分为五大部分,共17000多字。

  文章第一部分:正确分析形势,不断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认识。

  文章强调,(一)深刻认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是新阶段最基本的特征。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植业转向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农业联系更为紧密,农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农产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总的来看,农业面临的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面临的增加就业和全面发展问题,农民面临的维护经济利益和保障民主权利问题,都还相当突出。而整个“三农”问题,当前又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增收困难。从农村自身来看,主要是“三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这是农民增收困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二是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三是资源和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协调。我们还要看到,农民收入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促进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等农产品供给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发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全面、正确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六个注重”:一是注重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注重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三是注重兼顾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扶持粮食主产区,推进扶贫开发,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四是注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水平,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五是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六是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文章指出,2004年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文章第二部分: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努力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文章强调,随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方式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内外抓、重点抓、综合抓”。

  (一)推进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四是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二)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市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必须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是善待农民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二是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

  (三)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工业和城市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良种补贴、培训补贴、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和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四)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

  文章第三部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文章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为严重并需要坚决遏制的是,近几年耕地大量被占,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文章说,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搞好粮食储备和供给,加强粮食市场调控。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研究解决新阶段的粮食问题。要始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动摇,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始终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给不动摇,始终坚持对粮食实行省长负责制不动摇。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第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三,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第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第五,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文章第四部分:加大农村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文章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开放中拓视野,在创新中求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好几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着眼体制创新。二是要坚持市场取向。三是要尊重基层创造。四是要注重以人为本。

  文章指出,推进新阶段农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一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四要健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部署,当前推进农村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计。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办法,并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2004年,除烟叶税外,要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要降低一个百分点。这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衡量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做得好不好,一要看是否认真执行中央政策,二要看是否做到“三个确保”,三要看是否与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综合推进,四要看是否妥善解决改革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最终要看是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三)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要抓紧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制定方案,落实资金,完善办法,减少环节,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农民手中。

  (四)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文章第五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文章指出,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地、县两级领导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切实改进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并乡并村,提倡干部交叉任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要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探索和落实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方法。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村镇规划,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规范村务公开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干部的作风建设。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农民的认识,从感情上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做到爱民亲民、利民富民、安民护民。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在农民中间,处于各种矛盾的前沿。要真正当好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有奉献的精神,公正的境界,致富的本领,苦干的劲头,务实的作风。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也要在工作上多指导,政治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

  文章最后强调,做好2004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据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