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送礼攀亲不管用 美国厌烦台当局鲍威尔不支持“公投”(附图片1张)(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14:13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钟翔

  鲍威尔首度公开表态

  2月11日中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作证时表示,美国不支持台湾就已确定的两个议题中的任何一个举行“公投”。这是鲍威尔首次就台湾“公投”问题公开表态,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在台湾问题上,鲍威尔曾为中美关系制造过麻烦。去年11月,他在巴拿马参加该国百年国庆活动时“偶遇”陈水扁,并与其握了手,台湾当局声称这是1979年美台断交以来美台领导人间最高级别的面对面接触。中国政府对此反应强烈。也许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是看透了台湾当局的真实意图,此后鲍威尔在台湾问题上十分谨慎。

  在美国国务院本年度首次例行记者会上,鲍威尔重申了美国对台湾“公投”的保留态度。在台湾突然取消派往美国的“公投”宣达团后,鲍威尔1月8日表示,台湾已经了解美国对“公投”的立场,美国正观察台湾如何在今年春天处理“公投”议题。1月16日,台湾当局的两个“公投”议题出炉后不久,鲍威尔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美国明确表明会继续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他称将会非常小心地研究陈水扁的文字,并表示要在研究之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回答。

  然而台湾当局并没有把美国方面的警告太当回事,依旧我行我素。这也就有了鲍威尔的最近表态。他说:“针对台湾这两个‘公投议题’,我们确实看不出有其必要性,但台湾是个民主之地,如果台湾决定要举行‘公投’,那么他们可以举行‘公投’,然而美方已经对台湾说得很清楚,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行动导致任何台海现状的改变,美方仍然完全支持并恪守一个中国政策、美中三个公报以及《与台湾关系法》,据此美国对台湾的安全负有义务。我们相信在台海区域,不应该采取任何行动导致片面改变现状,两岸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寻求最终和解,消弭其观念与利益上的歧异,因此美方不会针对台湾的两个‘公投议题’表达支持。”他重申已向台湾明确表达了立场,并称美中关系目前处于30年来最好的时期。

  台湾媒体报道说,这是美国国务院继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以及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薛瑞福表示“还在观察台湾‘公投’的整个脉络以及对台湾‘公投’的动机表示存疑”之后,美方进一步对台湾“公投”的最新谈话。

  美称不修改《与台湾关系法》

  随着“公投”日期日益临近,在美国的台湾说客加紧活动,今天提着东西到这家送礼,明天拿着支票到那家攀亲,忙得不亦乐乎。一些美国的亲台势力也随风而动。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的助理哈宾日前表示,《与台湾关系法》已通过25年,似乎有必要做些改变,“使它在未来25年更加有效”。美国参众两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其他一些议员助理也随声附和,认为今年4月《与台湾关系法》满25周年之际,是重新检讨《与台湾关系法》

  的适当时机。然而台湾的这些小恩小惠并不能打动美国那些理智的政治家。2月10日,助理国务卿帮办薛瑞福表示,目前《与台湾关系法》有效、够用且实用,他看不出有修改的必要。近日美国军方也表达了在台湾“公投”问题上的态度,2月10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费思在北京表示,美中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有着共同利益,保持台海和平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美国政府将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

  美台关系降至20年来最低点

  现在,许多“台独”分子将自己的命运吊在了美国人的腰带上,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美国人都会提供保护。他们忘记了,你做得太过分,美国人会把你从腰带上摘下来扔到一边,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他们的国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现在,美国困在伊拉克、阿富汗,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也让它心神不宁,显然不愿在台海再生事端。保持台海局势不变,是美国的最大利益所在。台湾当局在“公投”问题上的得寸进尺不符合美国利益。

  《与台湾关系法》和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固然包含着援助台湾自卫的表达,但这和保卫台湾“独立”是两码事。现在,很多美国国会议员搞不清楚台湾到底想做什么,甚至导致台湾在华盛顿,包括国会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曾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负责东亚事务的萨特认为,美台关系因为台湾方面不断采取过分举措而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图片:

  鲍威尔在听证会上
《环球时报》〔20040213 第2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