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工的情感世界没有情人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0:52 红网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我正好与一帮民工在一起,就随口问:“情人节和谁过?”不料引起一阵哄笑。甲说,“情人节是你们城里人的节日,与我们不相干。”乙说,“我们的饭钱都是老板提前给的,哪有钱买花。”丙说,“老婆在乡下,想过也找不着人呐。”丁说,“一天做活累死,哪有心思过节哟。”

  如今,城里的小学生都有过情人节的,那么这些背井离乡的青壮年民工真的不过情人节吗?他们就没有对爱与浪漫的渴望吗?接下来几天,我非常留意情人节的报道。可惜的是,本埠的几家报纸都用较大的篇幅报道城市的青年男女如何过情人节,而对情人节里的民工不着一字。不知是媒体本来就忽视了民工这个群体,还是民工们真的就不过情人节。

  再上网搜索有关新闻,收获也不多,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也只找到3条:一是新华社2003年情人节旧闻,在成都市努力找工作的一对民工夫妻说,没有心情过情人节,“民工不喜欢温馨浪漫的西方情人节”。二是江苏镇江《京江晚报》2月14日的报道,一对民工夫妻说,情人节是城里人的“专利”。还有就是2月6日《半岛都市报》报道,情人节前夕,青岛某超市老板在报上打广告,为30位打工妹集体征婚。

  情人节作为“舶来品”已被中国社会接受,一些人甚至已经习惯了在这一天表达爱意与享受浪漫。但这场“集体行动”中为何难见民工身影?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民工的需求层次还不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并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人才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大多数民工在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在解决食物、水和住处等生存威胁之前,在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之前,民工对情感世界根本不会关心。

  但是,当一部分民工先富裕起来,产生了较高层次需求之后,是否就意味着民工们会接受情人节呢?我认为也是值得怀疑的。民工们大多满怀希望与梦想来到城市,然而,城市并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敞开胸怀接纳他们。民工置身都市丛林时,并不能融入城市文明,还处于边缘地位。再加上几十年的城乡二元分割,这除了造成“乡下人”与“城里人”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差别之外,还在人们的心理上划出了一道巨大的鸿沟。在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抗拒性、歧视性制度的阻碍下,民工始终无法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和身份,民工在城市有“飘悬”、“无根”的感觉。于是,民工把自己与“城里人”划得很清楚。当情人节被都市男女接受时,民工们自然认为这城里人的“专利”,自己只是其中的看客。

  有人将情人节的兴盛归结为它有较好的载体--玫瑰花与巧克力。因此,情人节也被包装成为城市小资和有钱人的节日。其实这也是商家的阴谋。将民工排除在情人节之外,为社会的阶层分化增加了新的注脚。但是,在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巧克力味道的节日里,民工的幸福真的不该被遗忘,因为他们的幸福是整个社会幸福的一部分。(稿源:红网)(作者:柳长盛)(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