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零赋税”让农民增收轻松上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1:03 红网

  中国农民负担了上千年的“皇粮国税”将在杭州消失。杭州市政府宣布:自2005年起,免征全市所有农户的农业税,农民的农业生产将实现“零赋税”。(2004年2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实行“零赋税”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惠及农民的一件好事。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的十天内,杭州市政府宣布将实行农民“零赋税”,取消农民负担了上千年的“皇粮国税”,应该说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具体表现。实行“零赋税”,无非是让农民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农民负担减轻了,才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令人欣喜的是:农民“零赋税”仅是杭州市政府今年出台的为农民办的9件实事之一。从今年起该市还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乡村道路、桥涵、河套整治等无法回收资金的项目,应由市政建设统一安排,由财政负担。

  “皇粮国税”牵动农业兴衰。“交公粮”一词,至今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众所周知,农业税,是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农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建国初期曾一度是我国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税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在一些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农业税仍然是这些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多年来尽管有专家学者强烈呼吁,甚至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也连续提出议案要求取消农业税,但时至今日,也只看到杭州、宁波等几个地方把取消农业税提上了议事日程。

  西方许多农产品生产国,政府不仅不向农民收税,反而给予直接补贴。欧盟诸国,对农业的补贴已达到每公顷300—350美元。这些国家人均GDP在800美元就开始反哺农业,而我国去年的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也不见反哺的趋向,反而征收农业税。正如专家们曾经讨论的:我国的农业税并没有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这个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农民缴纳的农业税仍然属于封建经济范畴。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丰年稻谷满仓,荒年颗粒无收,都是时有发生的事。但在现有的体制下,不论农民丰收还是欠收,不管农民生活状况如何,耕作了土地都得交“皇粮国税”,甚至生活无着落的老农也不能免交农业税。

  农民收入长期在谷底徘徊,应该说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农业不仅得不到反哺,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还从农民那里汲取大量的“剪刀差”,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使得农业基础十分薄弱。我们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些地方借农业税巧立名目搭车收费,老百姓有这样的谚语:“头税(农业税)轻,二税(提留统筹)重,三税(集资摊派)是个无底洞”。而“零赋税”,就能彻底地杜绝乱集资、乱摊派和乱收费。

  要使农民生活得更好,增收是前提。这就要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轻松上阵发展生产。(稿源:红网)(作者:洪巧俊)(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