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预算解密之后的期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7:32 深圳商报

  今年各地“两会”有一个夺目的亮点,那就是预算变得有看头。广东、浙江、四川、福建等地的人代会,不断在预算解密上亮出新招。广东人大代表甚至提出:明年起逐步公开预算。

  以前,预算报告在人大代表手里也得“看完收回”,现在提出了“逐步公开”。不仅人大代表能看,普通公民也能看。只有让公众看得到预算,才能有效监督预算。以前,预算满是术语,非科班出身,看了也未必懂。现在的预算,从一张纸变为一本书。据说有的部门预算,甚至信封、信纸、墨水,都列明了数量、单价。只有“看得懂”,才能管得住。以前,预算极为粗略,只讲分类,不讲用途;只知道要花多少钱,不知道这钱花到哪里去。现在,列出的是明细账。“内行看不清”,也不再成为问题。

  如此“看得到”、“看得懂”、“看得清”,实现了预算解密,迈出了“阳光政府”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要真正管好政府的钱,光有“三看”不行,还要讲“三管”。一是要管好执行的过程。二是要管好执行的结果,不能再搞“预算泡汤,决算补上”。没有刚性的决算,再好的预算,也只能是“豆腐预算”。三是要管好执行的效用。用浙江省人大一位领导的话说:“不仅要管住政府怎么花钱,还要管住政府花钱的效率。”为此,浙江将逐步建立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否则,钱是按预算花的,花完了一看,建的楼没法住,修的路没法走,这样的预算,再认真也白搭。

  当然,预算只说预算,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压在预算上。但是,认真地把预算以后的事当事,预算才能更郑重其事,这也是管好预算的题中之义。(《解放日报》)

  作者: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