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英魂永铸披云山——追记为灭火而英勇献身的上饶县枫岭头镇副镇长王伟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7:49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排排花圈,寄托着领导与同事的无限哀思;朵朵鲜花,饱蘸着亲友和群众的揪心痛楚。2月17日上午,在上饶市福山陵园流芳厅内,阵阵低回的哀乐中,熟悉王伟华的人正与英雄作最后的告别。关心英雄的各级领导来了,相亲相爱的亲人们来了,亲密无间的同事们来了,热爱英雄的群众自发地也来了……

  时间无情,难以挽留英雄匆匆而去的脚步;山火无义,吞噬了英雄的身躯,也破碎了一个美满家庭的憧憬和希望。带有身孕的王伟华的妻子黄勇丽挣脱家人的搀扶向灵柩扑去想再见丈夫一面,想再一次抚摸那张熟悉的脸,想再让丈夫听听腹中孩子的胎音……可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她用嘶哑的声音喊着:“伟华!伟华!伟华……”心酸的场景令在场的每一个人不禁潸然泪下,人们的思绪又一次被拉回到那个永远难忘的下午。

  2月13日下午3时左右,上饶县枫岭头镇坑口村的干群发现,邻县山火快速蔓延,已近村西南面的披云山。披云山下有姚家和严家两个自然村的40多户农户。“不好,救火第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重要。”正在县城出差办事的该镇副镇长王伟华接到通知后,没有迟疑,立即乘车赶往火灾现场。关键时刻,共产党员体现出了先锋模范作用。与常务副镇长兰祖臻、副镇长郑清琳汇合后,这三个年轻的镇领导和镇村干部群众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披云山。披云山位于上饶县与横峰县交界处,山高林密,茅草2米多高,当时风力达5至6级,山陡、风急、火猛,火势难以控制。分析火情后,他们拿出了扑火方案:在附近山头砍出防火带控制火势。茅草和灌木成片倒下、清开,一米、两米……宽达五米的防火带在不断延伸推进。

  正当王伟华、兰祖臻、郑清琳、陈声龙和灭火队员们奋力砍防火带时,山风突然转向,高达十几米的火头在狂劲山风的吹送下,呼呼地向他们刚砍出的防火带两边包抄过来。形势十分危急,王伟华、兰祖臻、郑清琳、陈声龙这四名镇村干部当机立断,立即组织正在砍隔离带的干部群众有序地向山脚撤离。“让群众先走,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涉险。”王伟华、兰祖臻、郑清琳、陈声龙四人放慢脚步,走在最后,边走边喊,仔细地搜寻可能遗漏的群众。

  几十名群众安全撤离了,这时一阵旋风刮来,火借风势,凶猛的火焰向他们扑去,披云山上顿时一片火海,撤离在最后的王伟华、兰祖臻、郑清琳、陈声龙,几乎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就被闪电般的烈焰浓烟给团团包裹起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猛的火,这么急的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坑口村党支部书记傅必正仍然心有余悸,只几分钟,偌大的山坡树木和茅草便被烧了个精光。

  当群众返回寻找人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王伟华、兰祖臻、郑清琳、陈声龙全身黑乎乎的,而走在最后的王伟华则面目全非,身上衣服全被烧焦,只剩一根扎在腰间的皮带。当第一副抬伤员的担架到达出事地点时,烧伤最重的王伟华还与其他三人互相推让,最后被大家硬压着抬下了山。

  经县乡1600多名干群通力奋战,到14日清晨6时40分左右,这起山林大火终于被扑灭。

  在医院里,对扑火英雄的救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王伟华三度烧伤,烧伤面积达92%;兰祖臻三度烧伤,烧伤面积达80%;郑清琳、陈声龙烧伤面积在20%左右;四人均合并呼吸道烧伤。在王伟华弥留的十几个小时里,伤痛虽然折磨着他,但他还和兰祖臻等几位战友相互安慰,鼓励大家要挺住。当得知山火已基本控制,群众的生命财产没有任何损失时,他露出欣慰的微笑。

  苍天无眼,大火无情,2月14日上午9时许,年轻的王伟华因伤势严重,经全力抢救无效光荣殉职。噩耗传出,人们悲痛欲绝。

  王伟华的妻子黄勇丽始终不愿相信,丈夫到了扑火现场后,与她进行的手机通话竟是夫妻最后的诀别。当天下午四时许,怀有七个多月身孕的黄勇丽本想问丈夫是否有空陪她上医院检查身体,王伟华却通过手机叫妻子听火灾现场的声音,说自己身为镇领导,必须冲在一线,走在前头。她更不愿相信,深爱自己的丈夫前一天亲口答应,在第二天一定会陪她过一个浪漫、温馨的情人节,想不到,在节日来临之际,夫妻二人竟天人相隔。八十多岁的爷爷闻听噩耗后,旧病发作,不得不住进医院。每当想起最孝顺的孙儿,年迈的老人便泪水涟涟。

  同事们不敢相信,群众不敢相信,他们昔日的好友会离他们而去,可亲可敬的伟华竟会在瞬间与他们永别。“热爱工作、身先士卒、生活俭朴、关爱群众,”至今仍旧深陷“2·13”山林火灾悲痛之中的该镇党委书记卢绍文、镇长余大炜强忍泪水,不约而同地说出几句相同的话语。是的,作为一名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王伟华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培养起来的干部,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以务实的作风、忘我的精神,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公认。在去年抗击“非典”疫情的关键时刻,王伟华主动给镇党委写下了请战书,立下了“把一切奉献给党、奉献给防治‘非典’工作”的誓言。在连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带领一个工作组挨家挨户做好返乡人员登记、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作。出身农家的王伟华,对于群众总是怀着朴素的真情。虽然自己生活俭朴,但他还经常帮助困难群众。去年年底,当得知所挂钩的农户生活困难时,他毅然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200元,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要知道,他自己2002年元旦结婚至今,整整两年从未添过一件新衣呀!”火灾过后,亲人们从镇里的宿舍中取回了他那件结婚时买的最好的衣服,这件衣服只在重要的场合,他才会取出穿上。

  王伟华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捍卫了群众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他的事迹在灵山脚下,在信水河畔,广为传颂着。王伟华住院期间,坑口村的村民自发地前往医院探望,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颂扬。

  滔滔信水长吟勇士为公为民赤子情,巍巍灵山永志英灵爱党爱国公仆魂。

  (饶清华缪德平陈军本报记者沈耀忠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