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上有输血作用 安全上易受制于人侨汇撑起一个国家(附图片2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12:33 环球时报
  本报驻委内瑞拉特派记者 刘宏 本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艾宇欣

  有人曾开玩笑地把菲律宾的经济称为“分布式经济”,因为无论何时,菲律宾1/10的人口总是在地球的不同角落辛勤工作着。这个国家800多万海外劳工自豪地说:我们支撑了一个国家的生存。侨汇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仅仅菲律宾,像约旦、黎巴嫩和埃及等中东国家,侨汇、旅游业和外国援助统称三大经济支柱。拉美和加勒比是各大洲中接受侨汇最多的地区,占了全球侨汇总数的31%。200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侨汇总收入达到230亿美元;2002年达320亿美元;

  2003年达400亿美元。与此同时,流入这一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240亿美元。

  世界银行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侨汇是比外国直接投资更稳定的外汇来源,尽管侨汇更多地进入消费领域而非投资领域,对生产性投资很少发挥直接促进作用。一家亚洲报纸甚至称侨汇收入为“贫穷国家的母乳”。

  拉美经济离不开侨汇

  长期以来,一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投资环境不佳,对外资吸引力有限,加上经济模式单一,使这些国家越来越多地依赖侨汇收入。例如,加勒比国家多米尼加,侨汇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继石油出口收入之后,侨汇构成该国的第二大财政收入;就连拉美第一大经济实体墨西哥,侨汇收入也超过了制造业和旅游业收入,成为该国仅次于石油业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美洲开发银行的数字显示,2002年拉美地区接受侨汇最多的是墨西哥,105亿美元;其次是巴西,46亿美元;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分别为24.3亿、15.7亿、12.6亿和10.4亿美元。这一年尼加拉瓜的侨汇收入占了其GDP的29.4%,海地占了其GDP的24.2%。

  丰塞卡37岁,是侨居美国迈阿密的尼加拉瓜人,每个月往家里汇寄200美元。“这笔钱是给家人购买每天的大米和蔬菜的,如果钱不寄回去,家人就得饿肚子,”丰塞卡解释说。除了国际援助外,侨汇是许多当地人赖以为生的经济来源。

  以墨西哥为例,2003年侨汇收入超过140亿美元。用总统福克斯的话说,这一数额超过墨政府每年对农业、教育和社会发展投入的总和。福克斯还补充说,140亿美元相当于墨1500万份最低工资,等于70%的墨西哥家庭每年增加了一份最低工资的收入。大量的侨汇对拉美国家减少贫困人口的努力至关重要。

  外劳被誉为菲国家经济的“新英雄”

  菲律宾人赴海外打工的传统由来已久,外劳队伍不断壮大。在首都马尼拉,一名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月收入约合150美元,而一名在海外娱乐场所工作的普通菲籍劳工至少可赚到500美元。香港是菲籍海外劳工心目中的淘金之地。在港菲佣15.3万,每年寄汇回国近60亿港币。在欧美国家从事护士工作的菲籍妇女收入更高,中东地区菲籍外劳的收入也很可观。

  巨额侨汇是菲国内需求的强力推进器。侨汇曾几次将菲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菲国内的平均失业率高达14%,高失业率通常是经济萧条的产物,而马尼拉的各大商业场所,什么时候都是一派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侨汇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外劳也因此被誉为菲国家经济的“新英雄”。

  马尼拉街头的外劳中介公司及各类培训班比比皆是。据称,一些经过十余年苦修,终于取得行医资格的本地医生为了获得赴美工作机会,不得不放下架子重新学习护士课程。因为美国政府不承认菲律宾医生的行医资格,菲籍护士却是“香饽饽”。目前菲籍外劳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菲总统阿罗约屡次在国际会议上夸口,人力资源培养是菲律宾“保守得最完好的商业秘密”。

  海湾国家成为约旦人的“淘金地”

  在约旦,到国外打工和到欧美留学一样得到人们的尊重,成为年轻人崇尚的目标。据估计,目前大约有45万约旦人或持有约旦护照的巴勒斯坦人在国外打工。对于只有500多万人口的约旦来说,这个比例相当高。约旦人外出工作的主要目的地国是海湾国家,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都是约旦年轻人理想的“淘金地”。

  今年25岁的法拉赫是约旦一家私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赋闲在家。提起出国打工,法拉赫充满了向往。他的大哥目前在沙特一家电器公司当技术员,全家7口人依靠大哥的收入住上了漂亮的二层小楼。

  由于受教育水平高,约旦在国外的工作人员普遍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或是中高级管理工作。在阿联酋流传着一个笑话:“走进旅馆,前台笑脸相迎的是黎巴嫩女孩,大堂里部门经理都是约旦人,后面埃及工人擦着地板。”这也说明了同为劳务输出国,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约旦人和黎巴嫩人从事所谓“白领工作”,如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很多来自埃及、也门等地的打工者则属于“蓝领阶层”,多数从事建筑、保安、保洁等工作。

  在这些外出务工者多的阿拉伯国家,侨汇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战乱或制裁而经济濒于崩溃的国家,侨汇收入则显得更为重要,巴勒斯坦是最明显的例子。由于连年战乱,巴勒斯坦经济一片萧条,但由于很多在国外打工的巴勒斯坦人将外汇源源不断地寄回家,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战云笼罩的加沙、拉姆安拉,仍建有大片巴勒斯坦人的豪宅。

  美元进账,亦喜亦忧

  侨汇收入在为劳务输出国带来经济上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如果国民经济过分依赖侨汇收入,这样实际上将国家经济的安危交到了别人的手中,其政治外交也易受别国的控制。一旦双边关系出现问题,劳务输出国的经济将产生巨大震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湾战争。由于当时约旦国王侯赛因政治上支持萨达姆政权,惹恼了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近30万在那里打工的约旦人被迫回国,断了多少约旦家庭赖以生存的“财路”,约旦国民收入大幅下滑。

  其次是这些国家的人民接受的侨汇主要被用于消费,流入投资领域的数额有限。菲律宾当地人普遍追求超前享受,他们手中的外汇主要消费在进口奢侈品和高档娱乐设施上。尽管菲政府试图引导居民将侨汇转入储蓄和房地产或其他长期投资,并提供了政策优惠,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侨属的生活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寄生性。一些人坦承自己长期失业,但每日购物消费,乐此不疲,而如此神仙般日子的背后却是他们在海外的亲属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地奋斗。

  当侨属们手握美元沾沾自喜时,这些国家的政府已感觉到一丝隐忧,首先在人力资源的层面上。像菲律宾政府鼓励公民成为“美元赚取者”,客观上造成大量人才,特别是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人才外流。

  2002年,拉美在美国的侨民共向自己祖国汇回250亿美元,占拉美收到侨汇总数的78%。但是,这一数字与在美国的拉美裔人口总收入5000亿美元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如何调动侨民的积极性,支援本国的经济建设,是这些国家的政府需要研究的。图片:

  菲律宾人在外劳中介公司门口等候申请出国机会。(艾宇欣/摄)
《环球时报》〔20040216 第7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