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0万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09:49 信息时报
胡锦涛为刘东生(右)、王永志颁奖并合影。新华社传真图片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黄菊主持大会。

  胡锦涛向科技功臣颁奖

  上午9时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代表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温家宝强调大胆用人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王永志和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温家宝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竞争,愈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温家宝指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创造更加良好的体制和机制。要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大胆启用中青年拔尖人才,让他们在关键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载人航天项目获特等奖

  会上颁布了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8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项成果获二等奖。美国数学家丘成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伏格乐、日本医学家水岛裕、意大利马塔切纳博士等4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

  国家年度最高科技奖得主 刘东生、王永志

  刘东生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得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它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国家。

  这一工程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有11大特点,其中包括:

  首次实现火箭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制导和导航系统重构,箭载、船载计算机容错,故障隔离等措施,还采取了逃逸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航天员手动制动返回等安全措施,使系统航天员安全性达到0.997。

  研制成功了三舱结构载人飞船。在国际上首创了轨道舱留轨应用。“神舟”飞船的体积、留轨利用和有效载荷等效益均超过了俄罗斯联盟飞船。

  首次研制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8吨的载人运载火箭。

  设计了满足十大约束条件的飞行轨道,使飞船每天均有返回着陆场的机会。

  独立自主地培养了首批优秀航天员。

  采用了卫星定位等多种先进示位手段,建立了能及时搜救航天员的陆海空搜救体系。设计了火箭故障情况下飞船机动飞往三个预定海上救生区的功能,将溅落海域缩短五分之三,减少了搜捕力量。(来源:信息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