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独生一代”会不会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00:28 人民网

  网友:孙金栋

  郫县红光镇中心小学幼儿园就开始分AB班了,交钱多的幼儿分在有空调、钢琴的A班,而交钱少的则分在了B班。幼儿园为此背了个“嫌贫爱富”的骂名。(2月12日中青网编自《天府早报》)见此新闻,我倒是有点杞人忧天,孩子从小就在如此优越的温室里长大,“独生一代”会不会忘本?

  从1980年中共中央《致全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要求党团员带头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时过20多年了,一代独生子女陆续组成家庭,当家立计,生儿育女。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一个“独生时代”。

  这一代初为人父的独生子女,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长大的独生子女,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具有天生的优越感。蜜糖里泡大的一代人没有吃过三年自然灾害那种的苦,脑海中没有一丝一毫贫困的影子;父辈们把所有的情和爱都凝聚到独生一人身上,以至于对其娇生惯养,百依百顺,逆来顺受;这一代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大都依赖上一辈勤俭持家积攒的动产和不动产,有的爷爷奶奶甚至为孙辈们置好了家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育儿,不在少数追求对子女过高的物质满足和盲目攀比;新一代独生子女的任性、娇惯、奢侈比年轻的父辈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有一种莫名、隐隐的感觉,我们60岁左右的一代人可能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没有给下一代留下一笔惠及子孙后代、维系民族兴旺、传家的精神财富。

  我们对“独生一代”进行了成功的民族精神教育,有时做得可能有些偏颇,动不动年轻人就会掀起一股过火的“民族恨”。这得益于血淋淋的、举起屠刀的历史影视大片。但我们无法让独生一代再回到吃糠咽菜的旧社会,这方面无论是言教、影视都使“独立一代”感到不可思议或者不应有的反感、讥讽,因此不忘“阶级仇”的教育效果几乎为零。从根子上找原因,“独生一代”对物质享受的无度追求,某种程度是我们老一辈自觉或不自觉感染所至。许多当权者甚至不惜以权谋私,以身试法,“牺牲我一人,幸福几代人”。西方政治家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以及国人向往西方的物质享受和颓废的精神享受,应该使我们“独生一代”念念不忘、深刻反思。

  我记得不久前南京有一位母亲,因为长成人的独生儿子挥金如土,不听家庭、学校的教育,而想找一个家境贫困的农家寄养“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儿子,并另外承担一名农家子女上学的开支,让他去体验何为贫苦,从比较中懂得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完成学业。想到《甲方乙方》电影中哪个要“自讨苦吃”的富翁,在农村吃苦后吃鸡的狼狈景象,我赞成南京这位母亲的“奇思妙想”。回想史无前例的年代,知识青年离开安乐窝,“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值得探讨,但深受影响的“知青一代”并不全盘否定。颇有争议的新闻人物中共宿迁市委书记仇和,注重结果而不在意过程和方法的思路值得效仿。

  回到本文开头,我是不大赞成对小小幼儿,就如此去追求和攀比物质享受的AB班。幼儿因家庭贫富,适度的物质消费差距无可非议,但别给幼小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嫌穷爱富”的烙印。伟人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忘记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忘记贫穷就意味着背叛!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