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为公”才是公务车改革的关键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07:11 新京报 |
北京市人大32位代表最近提出“关于推进公务车制度改革”的329号议案。《新京报》2月21日对此发表社论,要对公车实行货币化,实行不和行政级别挂钩的车补制度。我认为,公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此,“公车为公”才是改革中真正必须遵循的原则。 “公车为公”的“为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公务,二是为人民大众。公车不管怎么改革,不管是完全取消还是有效集中,只要是遵循了“做公务”、“为人民”的原则,即做到了“公车为公”,那么它就是一个成功的改革。大幅度削减公务车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反而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真正意义上的“公务用车”的职能得不到体现,相关行政机关的公务活动用车得不到有效保障,办事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行政机关不能高效运行,受害的最终还是普通民众。另外,取消公务用车,相关的交通补助必然会提上日程,交通补贴如何补,怎样才能改出效益,怎么做到公平、公正又是个大难题。譬如有单位机关人员实行车补和交通补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买车,然后按行政级别给予不同的购车补助,同时,所有职员还将有每月1800元的交通补助,月交通补助甚至比部分员工月工资还高。这样算来,机关总部每年的交通补助数额之大可想而知,导致基层职员大为不满,人心浮躁,有失公平、公正性原则,其公车改革的意义就值得怀疑了。如果公务用车的改革没能做到“为公”,即为公务着想,为普通大众着想,那么不管怎样改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有的地方将政府机关的原有公车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公务车队,对每一项公务活动,每一次公车出行,都严格手续审批,这样做的确能一定程度防止公车的私用、滥用。但是,这同样存在漏洞,因为公务车归根到底隶属于相应的机关,看领导脸色、给领导面子的事情在所难免。要克服这些,就要做到相关的职能要分离,相应的规范要健全,相应的程序要合理。归根到底,要求政府做好规范制定或者必要的立法工作。 总之,公务用车取消也好,集中也好,不管怎样改,只要遵循了“做公务”、“为人民”的原则,做到了“公车为公”,那它就是个好改革,就值得借鉴和推广。周建化(北京学生)(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