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在香港寻找纪录片知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2日14:14 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林志文

  冬日的一个夜晚,室外寒风凛凛,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的家“城庐”内却是一片热气腾腾。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客座教授司徒兆敦的讲座“历史记忆和文化留存”,引起在场数十位香港文化界人士对纪录片的热烈讨论。自言要到“城市沙龙”寻找纪录片知音的司徒教授说:“我找到知音了。”

  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40多年的司徒兆敦,当年曾是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班主任。不过后来他从故事片转向纪录片的摄制和教学,一直至今。他说:“电影不记忆,文化必流失”。“有一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应该有人把它留下来。而纪录片留下的是真实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今天的纪录片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正是对纪录片怀有的这种执着感情,使他多年来坚持这条孤独的路。纪录片在内地市场处境之艰难,司徒兆敦用“挣扎”两字来形容。他说,内地目前大部分是以好莱坞或者好莱坞模式制造电影,真正有价值、在电影历史上有探索的电影不多。“不过,市场都可以交给好莱坞,但每个国家、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作品。”“不能由同一个价值观去统领全世界,必须保护每个国家、民族自己的文化。”

  而今,司徒兆敦又将他对纪录片的这种坚持和理念推广到商业片充斥的香港社会。2003年9月,司徒兆敦应城市大学之邀到该校创意媒体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纪录片。司徒兆敦说,刚到之初,自己十分担心香港因受好莱坞及商业运作影响深刻,学生过分注重技术,缺少人文关怀的精神,缺乏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别人命运的兴趣。不过,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期末交上来的25部作品,选材无一不关注香港社会,关注人,充满人文精神。司徒兆敦不无满足地说,“至少他们以后拍片,不会不考虑思想性了”。

  二年级学生吴新陆在“城市沙龙”上放映了他的纪录片作品《无声的背负》。吴新陆告诉记者,司徒教授要求学生制作一出纪录片,自己想到最值得拍的就是父亲。自己原本和父亲有代沟,很想了解父亲。——“和他生活了20多年,但从未真正认识他,由他的工作去了解他,可能是个好的开始。”——开门见山的画外音,白描的拍摄手法,记录了当搬运工的父亲一天从早到晚的工作过程,一个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含辛茹苦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画面。尽管拍摄的手法、技术尚嫌粗糙、稚嫩,但观者纷纷表示,该片基本上是很多香港人自己的故事,很真实,感觉如同在看另一部的《背影》。

  吴新陆说,拍了这部纪录片后,自己了解父亲了,父子的关系也改变了。而通过上司徒兆敦的课程,自己更学会了观察周围世界的方式。

  一个印度女学生交的作业《何处是家》,通过拍摄香港菲律宾女佣的生活片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在关注菲佣创造了多少财富的同时,有没有人关注她们受了多少苦?这位学生原本是学金融的,如今,爱上了纪录片的她,却再也放不下摄像机了。

  司徒兆敦说过:“不要把纪录片当做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事业。”他这么说,也这么做着。多年来,他利用一切机会去呼吁、推广纪录片,推销他对纪录片的这种理念。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他都努力引导他的学生这么做。

  司徒兆敦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他在城市大学的课程,正在为月底举行的学生作品大展播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在他的最后一节课上,学生们都依依不舍,有的还哭了。他说,在香港这个他的出生地,他找到了知音,“不是我找到了,是我的学生的作品找到了”。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