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3个农户的“原始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07:29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李志林 赵成新 通讯员 邵捷

  权威发布月20日一大早,洞庭湖区大雾弥漫,记者来到安乡县下渔口镇竹林村采访,几栋简陋的砖瓦房在晨雾中依稀可见。当我们见到竹林村一组组长邓同方这个30多岁的汉子时,他正在张罗着自己联合体养蚌的事。对于这个开张才3年只有13户入股的“股份公司”,邓同方作为领头的,要忙的事还不少。

  一组共有16户人家,230水田,人均耕地4亩,比许多地方要宽松得多,但这里是个水窝子。前几年,由于粮价低落,加上水患频生,农民增收很难。邓同方说,“我们组低湖田多,即使年份正常天老爷帮忙,每亩平均的排渍费也高达80元左右,遇到大水,一年到头就白忙活了。加上粮价低,我们在田里做的一直是亏本买卖。许多人种不起田了,就让田荒起来。你想象不到,最高时组里抛荒的田有100多亩。有人来看过,说我们组是村里的‘北大荒’,到了夏天,荒芜田里的野草有一米多高,人都不敢进去。村里的提留、国家的税,要交足实在有些为难。”

  前年,邓同方当了组长,看着日渐荒弃的田地,心里很不好受。他把大伙召集起来,大家只是叹息。邓同方说,如果大家只要还呆在组里,总不能穷死。关键是要一条心。村民们说水害太厉害,田是不能种下去了,大家议来论去,决定养鱼。怎么搞?承包时,水田按好坏分给农户被弄得东一块西一丘的。作为一个组的头头,邓同方跟大伙商量,如果单干,退田还水行不通。大家如果联合起来,以各户的低湖田入股,再共同出资,把水田串成一片,改成鱼塘,也许能走出一条路来。大伙被组长说服了。

  说干就干,村民们穷得有些憋不住了。2000年冬天,全组16户除3户选择高田继续耕种外,其余13户带着土地加入养殖联合体,每户一股,户均入股5000元,一共13股,邓同方把它称做联合体的“原始股”。村民们不富裕,他们亲帮亲,邻帮邻。特困户李开芝因丈夫去世,交不起钱,组长就出面为其担保借款。筹足股本金后,组里统一租用推土机,将200亩低湖田改造成一个180亩的大鱼塘和2个小鱼塘,完成了从种田向养鱼的转换。

  联合体虽小,却不简单。邓同方有些见识,认准股份制要长久发展,不能凭乡亲之间的感情来维系。联合体内,组长、会计、出纳各司其职,管理、理财、监督民主公开。产权明晰,股东们成了利益的主人,风险共担,户户都要各尽其能。

  联合体养鱼的路子走对了,同样的面积“种”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养鱼不仅减少了1万多元的排渍费,而且第一年就卖了5万多公斤鱼,收入30多万元。入股农户一年就赚回了所有投资。此后,联合体的股民既养鱼,又繁育鱼苗。去年13户股东户平获纯利1万多元。今年,联合体还计划尝试在水面上吊养珍珠,希望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实力。

  村主任徐阳生告诉记者:“原来竹林村可穷啦,2000年村里负债高达220万元,可自从一组的股份联合体成立后,这样的股份制组织在村里又出现好几个,到目前为止村里负债减至100万元。”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