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突破与制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10:01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03年,是宁波开放型经济色彩极为丰富的一年。这一年,开放型经济跨越了一根又一根“横杆”:外贸出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跃升全国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第11位;利用外资增长了57%,吸引了27家世界500强企业;外经合作项目达到160个,外经营业额近6亿美元,占全省的48%;消博会跻身国内八大展会之列;外资并购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3家民企嫁接境外资本进行重组改造……

  这一年,开放型经济也面临一个又一个的“门槛”:土地、电力、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成为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瓶颈”,投资硬环境优势开始弱化;贸易技术壁垒越垒越高,去年仅涉及宁波的国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就有近20起;外贸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贸易比重过低;出口退税影响不容忽视,出口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外经贸人才现状落后于发展需求,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缺乏。

  为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再吹号角,为开放型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减轻束缚、疏通瓶颈,为配合今天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本文回顾总结了去年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并分析了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上篇———突破

  关键词之一:全国第一

  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增幅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一般贸易出口总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轴承、打火机、保险箱、笔、电池、手电筒、线、八音盒、注塑机、鳗鱼制品、扑克牌、水龙头、桔子罐头、钕铁硼、蔺草制品、水煮笋等数十种出口商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连续五年出境参展规模居全国之最;技术引进增幅列全国各城市首位;首创全国第一批外贸孵化器;首次在涉外商品展会上设立吉祥物———消博会之拨浪鼓……这些全国第一不仅是宁波外贸突破的标志,也是宁波外贸人富于创新精神的一个体现。

  关键词之二:网上消博会

  网上消博会是国内首个由一个城市独家举办的商品交易会。目前,已经吸引国内3000多家企业设展,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名外商在此发布了61000条采购需求信息,累计访问量已超过70万人次,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网上交易会品牌。调查表明,宁波有一半的外销员经常运用网络开展外贸业务。在非典阻断了正常的商务交往情况下,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网络外贸自然成了出口企业维系业务、寻找新商机的重要选择。

  网上消博会的成功也是消博会声誉日隆的体现。去年的第二届消博会吸引了全球15家跨国采购集团和4000多名采购商的注目,1400多个展位、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参展的规模和覆盖面也为国内商品交易会所罕见,成交6.1亿美元。消博会已为自己定下了“中国日用消费品第一展”和“中国国际贸易第三大展”的目标。
1998鄄2003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情况
  关键词之三:外资大项目

  台塑、中华纸业、宝新不锈钢、建龙钢铁、丽阳化纤、晟铭电子……这些令人瞩目的大项目均带有深深的外资“烙印”。大项目在去年全市利用外资中唱起了主角,这也标志着宁波引进外资走出了“不挑不拣”小打小闹阶段,进入了“挑挑拣拣”注重含金量时期。去年,全市新批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包括增资千万美元以上)218个,总投资56.9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89亿美元,后两项分别占全市总额的70%和67%。其中,投资总额上亿美元的项目就有7个,总投资达17.6亿美元。去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单体规模分别达到284万美元和142万美元,分量越来越足。

  关键词之四:外资并购

  民营企业成为引进外资的一股新兴力量。去年,我市有13家民营中小企业成了外资并购的对象,合同利用外资2816万美元。这些企业涉及机电、化工、电器、橡塑、轴承、贸易等行业,吸引外商的资金、管理、技术优势来改造自身、提升整体实力是他们共同的目的。为外资并购“解套”的是去年4月商务部出台的《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民引外”是去年利用外资的突出现象。统计表明,去年全市共有756家民营企业与外商“亲密牵手”,成立了500家合资公司。

  股权转让则是去年利用外资方式上的又一新突破。维科精华将本公司1800万股国有股和法人股转让给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开国有股向外资转让之“先河”。

  关键词之五:进口飙升

  去年有数千万美元的美国肉制品首次进入甬城的各大超市。这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关税降低给市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去年全市外贸进口增幅达到63.87%,历史性地高于出口增幅15.96个百分点,遥遥领先于其他计划单列市。一直是“沉默的配角”的进口也开始与出口“抢出风头”。据统计,去年全市有10家企业进口额超亿美元,波导和宝新不锈钢分别超过8亿美元和4亿美元;有11个商品的进口额超亿美元,总额占全市进口总量的近一半,其中前8种进口亿元商品均为我市紧缺的原辅材料。去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达到17.8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的25%以上,特别是技术引进增长了2.3倍。进口对以出口占绝对优势的宁波来说,发挥着平衡贸易结构、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满足消费需求等重要作用。
2003年主要商品进口占比情况
  关键词之六:“走出去”

  “走出去”是指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的对外投资合作行为。去年宁波企业在境外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新办境外企业74家,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3项,境外承包工程业务近1.8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的四成以上。宁波耀华灯具的法国分公司在非典期间大显身手,使公司出口订单不降反升;信嘉诺在美国成功开发网络电信业务,使宁波境外投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浙江船厂分别承包了突尼斯、法国和巴拿马等国的造船项目,华翔集团向利比亚出口汽车2000辆,创全国单笔汽车出口数量之最;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承揽了苏丹和尼日利亚的电站设备输出和安装业务;甬成功信息有限公司则在孟加拉国无线通信项目投标中一举中标。下篇———制约

  关键词之一:土地、水、电

  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去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总投资约78亿美元,按照平均每亩10万美元的投资密度计算,需用地7.8万亩,再加上道路、绿化、拆迁安置等配套用地,大概需要用地87.75平方公里。而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努力下,去年全市4个国家级和10个省市级开发区共用地33.29平方公里,根据前者占全市招商引资用地比例为60%计算,去年全市外资项目共用地55.5平方公里。这30多平方公里的差额就是全市外资项目的用地瓶颈。随着我市招商引资项目的增多,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在去年显现出来,前几年的“土地等项目”几乎演变成现在的“项目等土地”。有关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从当前土地市场的现状和政策看,用地紧张可能会成为今后几年招商引资最难克服的制约因素之一。此外,水、电等生产要素的紧张也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之二:贸易壁垒

  “反倾销调查”、“特保措施”、“反补贴”,这可能是在去年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与“宁波制造”联系最紧密的词汇。据市外经贸局统计,去年宁波商品共碰到17堵贸易壁垒墙,涉及欧、美、非、南亚、东南亚等我市主要出口市场,涉及的商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不少是我市的出口重点商品和优势商品,如水龙头、电池、笔、针织品等。可以说,宁波是去年国内遭受贸易壁垒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业内人士提醒,“宁波制造”今后面临的贸易壁垒很可能有增无减,相关企业务必要加紧修炼打国际官司的基本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慈兴集团打赢了轴承反倾销官司,成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打赢的第一个反倾销官司。年底,“新海”等4家宁波企业又在欧盟打火机反倾销官司中获得完胜。

  关键词之三:出口退税

  如果要评选一项对我市外贸产生影响最大的新政策,那无疑就是今年1月1日起实行的出口退税新机制。由于机电和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比重高,我市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接近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出口成本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如果今年全市外贸出口按140亿美元计算,出口企业直接减少的出口退税超过30亿元。这对于出口附加值普遍不高的“宁波制造”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之四:结构调整
2003年大项目占外资项目总投资额比重
  去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速虽然快于一般贸易出口,但比重仍然不足20%。加工贸易具有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节约财务费用、减轻财政退税压力、优化产业结构等优点,但在我市却一直居于配角地位。去年,进口呈现出近年来最快的发展势头,但仍只有出口总额的一半强,宁波仍然是全国外贸顺差最多的城市。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大、三产利用外资不足、外资到位率不高、集聚度不强等均是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为此,今年我市将首次采用规模效益并重的考核方法,力求开放型经济全面、科学、协调地发展。

  结构性问题还反映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上,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增量日益向北三县和北仑新区集中。南北统筹协调发展问题应该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今后的一个着力点。

  关键词之五:人才瓶颈

  宁波拓普公司每年需要招聘50名左右的人才,一半以上的一线操作工来自外地,而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外来户”。像拓普这样患有“人才饥渴症”的外资企业在我市还有很多。不仅是外资企业,只要与“外”沾边的经济类人才,如外贸业务员、翻译、单证员、招商人员、外经人才、涉外复合型人才,都显得缺乏。每次人才招聘会上,外经贸人才都是最抢手的专业人才之一。有关调查表明,国际经贸人才、WTO事务人才和高中级外语口译人才是当前我市经济建设急需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为此,我市正通过市外经贸培训中心的培训、人才招聘引进等多种渠道挖掘外经贸专业人才。(本文制图均为韩隽)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