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回复清妙古风 千年少林寺迎来第三次大修(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09:57 中国新闻网 | ||||
清妙意境不复存在:2003年初已进行过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大修 近年来,受利益驱动,少林景区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从景区入口处到少林寺山门前不到2公里的街道旁,商店、饭店密密麻麻多达数百家。个别商户甚至把简陋的铺子搭到少林寺、塔林的大门口。“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河边青青草……”《牧羊曲》中所展现的清妙意境早已不复存在。 为解决少林景区愈来愈突出的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问题,登封市力邀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对少林新景区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根据建设部的批复,少林景区将按照“一轴、两翼、三园、四中心”的总体格局进行建设。2003年年初,登封市曾专门成立了少林景区拆迁指挥部,投入上亿元资金对少林寺进行了自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大修。从2003年3月3日到12月20日,整个景区共拆除各类建筑物30万平方米,撤离景区的被拆迁户均已得到妥善安置。 “大修”:遵照“修旧如旧”原则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常俭传透露,第三次“大修”将整体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此次本体整改、拆迁工程项目共11项,包括:立雪亭、观音庵等文物建筑的维修与保养;拆除违章建筑物与构筑物;清乾隆御碑亭等文物建筑遗址保护;碑刻保护等。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告诉记者,进行整修的少林寺常住院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的建筑共分七进,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塑绘精致,不仅留有自宋代以后的古代建筑10多座,在碑廊、碑林及寺院各殿堂前还分别保存了自北齐、唐、宋、金至元、明、清的历代碑刻180多块。 另外,少林寺内320平方米的千佛殿壁画也是整修保护的重点对象。这些壁画属明代万历年间绘制,被称为少林寺的“镇寺之宝”。鉴于剥蚀严重,此次整修将本着“慎之又慎、细之又细”的原则,对它们进行特殊的“抢救性保护”。 44处建筑:被下“最后通牒” 负责制定整修计划具体内容的河南大学古建研究院院长张家泰说,目前,已经确定44处与寺院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要拆除。而且,整修过程中还会更加注重细节:寺庙附近的少溪河变成了用水泥堆砌的人工河,这次要复原本色,敲掉水泥。对山门外的现代路灯,专家建议全部拆除,重新进行设计;寺院门口的旗杆也要按照北魏时期的风格进行改造。“‘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自然意境,不久就将得以再现。”张家泰很有信心。 鉴于少林寺过去在防火上存在的教训,此次整修计划拆除部分杂屋小房,建造通畅的消防通道,并对消防栓放置的具体位置作了详细规定。 整修: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此次少林寺整修,国内外文物界、古建筑界给予高度关注,但各方意见又不尽相同。 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宫嵩涛说,单纯地“修旧如旧”不现实,让现代事物全部退出,与历史的发展是相悖的。正确的选择应是“在老的基础上发展新建筑,而这种新建筑又切实符合少林古风。” 但也有学者认为,少林寺所有的东西都是古老的、特有的,整修就会有现代的东西加入,这无疑将破坏记忆中的少林寺之美。 对拆迁整治,争辩双方也是各执一词:一方认为少林景区出现的不协调的现代建筑绝非凭空而来,不摸清底细就拆、改,浪费了很多政府资源、经济资源;另一方则认为,文物古迹乃是传承历史的纽带,不能因为现代化建设而中断扭曲历史,拆除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正体现出对历史的尊重。 国家文物局《关于嵩山少林寺景区规划的批复》中指出,对少林寺周边建筑及村落的拆迁工作应慎重,特别是要区分是历史上形成的古村落还是近年新建村落。古村落应是人文环境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保留,但对其建筑应严格控制。事实上,这样的区分工作做了没有、成效如何,同样很难说清楚。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李杰、王明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