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将与课程改革配套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12:11 桂龙新闻网-南宁日报 |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在2月18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士在通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新进展时透露,随着新政策的推出,会有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 课程改革惠及3500万中小学生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介绍,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批准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试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在同一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再次强调,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我国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在,我国已经有3500万中小学生在使用改革后的新课程,而截至去年9月,课程改革实验规模扩大到全国1642个县区。 实验教材选用更加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含义已经不再是教与学的简单互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系列配套的系统工程也在逐步展开。以往我国对课程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课程统一由国家发布,教科书的选用也比较统一。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国初步建立了新课程的教材管理制度,已经审查通过的新课程实验教材平均每个学科有6至7种”,朱慕菊介绍,当然,新教科书的选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课程改革试验区要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由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科专家、家长代表组成,力求教材选用过程的公正、公开。 课程改革改变的不仅是课本 目前,新课程整体方案和课程标准已被教育部审议通过,从今年秋季开始有4个省区(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的学生开始新课程的学习,到2007年秋季,高中学生将全部进入新课程。针对新课程体系与过去的课程体系有何不同的提问,朱慕菊副司长回答说,课程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与时俱进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色。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也必然要在课程体系中得到极大的表现,因此,课程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变化,还包括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校园文化、校园氛围的变化。 课程改革国家投入七千万 到目前为止,国家对课程改革的财政投入是七千万。据朱慕菊副司长透露,这七千万都用在软件投入上,也就是说“用七千万来提高二亿二千万学生的教育质量”。既考虑到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又顾及了个人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部门还充分考虑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平等发展的需求,现在西北五省少数民族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全部都是由国家补贴印制成的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 实验区中考有三个突破 今年夏季,首批参加实验的38个试验区的初中学生将面临中考,这些学生该如何考、怎么招,成为老师、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说,在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论证后,对这些学生的中考和中招工作将力求三个突破:一是在考试试卷上,不能用现行改革命题或者偏难的题型,考查实验区的学生,教育部将组织各省中考命题组研究如何使命题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二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争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入上一级学校的视野,成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参考的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三是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即高中如何自主招生也是要突破的方面。 高考方案也有新变化 曾经有人担心,学生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虽然培养了较强的综合能力,但在高考中会比较吃亏,对此朱慕菊副司长表示,教育部考虑高中新课程方案时就决定,在今年9月份高中课程实验区开始工作以前,出台一个关于高考和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路。 责编:谢寿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