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困境与规则突围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18:19 青年参考 |
“灰色清关问题牵扯到中俄两国的海关、外交、经贸、公安等各个部门,仅靠外交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能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要组成联合工作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月20日下午,俄警方已经从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撤出,但俄方尚未做出处理被扣货物的决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俄强力部门动辄以“来源不明、非法走私”为由来查抄中国商人的货物,此次事件虽暂告平息,但下一个查抄事件不知何时又将重演,人们不禁要问,俄警方对中国商人没完没了的查抄何时是个头呢? 此次莫斯科华商被查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事件近年来已是屡见不鲜。1998年,俄警方曾大规模查抄“扩东”和“兵营”两个批货楼,中国货主损失惨重,许多人血本无归,此事当时甚至摆到了中俄两国总理会谈的桌面上。仅2000年和2001年两年,俄警方查抄中国商人货物事件有上百次,造成经济损失上亿美元。 此次事件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俄警方过去查抄的大都是中国商人聚居的批货楼,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税警和片警出面,但此次却是来者不善,俄内务部竟然出动重大案件侦查委员来查抄这个刚开业不久的大市场。有华商透露说,“艾米拉”大市场的后台老板是个与莫斯科市政府关系密切的犹太人,他在招商时曾对华商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不会有警方到这里找麻烦。可是开业不久,便遭此厄运。据华商介绍,在大市场做买卖,如果没有警方做后台,没有黑社会撑保护伞,那么买卖简直没法做。此事的背后有可能是“黑吃黑的后台大比拼”,新开的“艾米拉”市场拉走了部分中国商人、抢占了其它市场的份额,不知惹恼了哪路神仙,于是便大显神威,故意找碴,从气势汹汹的来头看,足见出其后台很是了得。 此次事件之所以这么快就得以平息,首先要归功于中方积极的外交努力,中国驻俄使馆对此高度重视,事发后便启动应急机制,向俄外交部、内务部等提出交涉,使馆领事处、商务处和武官处全盘出动,通过多种渠道施加外交压力。此外,中国媒体在此事件上的公开和及时的报道也是功不可没,正如中国商人所言:“过去我们感觉从来没有做出这么大的努力和得到这么好的结果。”反观俄罗斯,竟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上百名中国商人损失了约3000万美元的货物,在莫斯科就像是打了个水漂,根本没有引起一丝波澜。是这种事俄罗斯人见怪不怪了,还是俄警方对此不以为然,无从得知。 “包机包税”、“包箱包税”这种“灰色清关”的贸易方式在俄罗斯已经存在数十年。然而,“灰色清关”的致命弊端在于俄清关公司不给中国商人报关单,实际上交了关税的中国货主拿不到合法的报关单,这便为俄警方随意克扣华商货物提供了口实。 从法律角度讲,如果对簿公堂,华商将败诉无疑,因为他们手中确实没有海关报关单,而俄警方却俨然以依法执法自居。“在人屋檐下,哪敢不低头”。但实际上,“灰色清关”并不能与走私相提并论,因为中国商人已经向俄清关公司一次性交纳了整架飞机和整个车皮的税款,只是如果说是走私的话,那么俄海关和清关公司不等于是公开协助走私吗。俄警方这种逻辑无异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以所谓的“走私”为由来查抄华商的货物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俄强力部门加大了打击经济犯罪和整顿市场秩序的力度,“灰色清关”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短期内还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为此,中俄两国必须从政府层面上进行积极的努力和不懈的推动,而且双方磋商的层次要高,至少需要副总理以上级别进行牵头。“灰色清关”问题牵扯到中俄两国的海关、外交、经贸、公安等各个部门,仅靠外交部门的“单打独斗”显然不能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要组成联合工作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艾米拉”市场被查抄事件给莫斯科华商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但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商家萌生退意,投资者望而却步,这种做法并不足取。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有独特商机的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俄罗斯还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做生意利润大、风险高,因为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利不起早”,众多华商之所以能在莫斯科撑起一片天,还是因为这里有钱可赚、有利可图,做买卖总会有得有失,关键要适应这里的“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