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坚持求真务实 促进全面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5:5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广州2月25日电 记者刘泰山、韩建清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之后,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广东快速做出反应,在巩固现有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县域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4055元基础上增长4%。

  据了解,广东省级财政支出安排明显加大了对“三农”投入,全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该省今年安排农业投入37.4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3.7亿元,增长10.34%;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支出21.99亿元,其中20.49亿元用于补助粤东、粤西、粤北等贫困农村地区。

  自去年7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广东省农民减负率达83.73%,农民每年人均负担由106.93元减至17.4元,减负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广东农民负担最轻的时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向参加广东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承诺,广东将继续落实好税费改革、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等民心工程,保证从制度上消除对农民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等行为,绝不让农民负担反弹。

  今年,广东将继续多管齐下,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等。

  广东将重点扶持山区和东西两翼3000个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发展经济,大力推进“千村扶贫工程”。同时,广东要求全省基本农田必须稳定在3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000万亩、粮食总产量1500万吨以上,并制定具体措施,将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了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广东决定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要求各地以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为目标,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目前,广东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已提前实现了“十五”期间农业龙头企业突破1000家、省级龙头企业突破100家的目标,农业产业化组织可带动全省29%的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26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