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发展自主品牌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6: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自主先要自强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竞争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以品牌为代表的企业间的竞争。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双耐克跑鞋为啥能卖上千元人民币,因为有品牌。其实大家都清楚,市场上很多耐克鞋是中国生产的。而我们挣的是有限的劳务钱,耐克公司得到的是不成比例的品牌钱。这就是品牌价值。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更令人欣慰的是,培育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格局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不对称交换———汽车市场洋品牌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中国汽车工业,指的是中国人自己掌握的、自主品牌的、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工业,而不仅是在中国合资生产的洋品牌汽车工业。虽然我们所从事的是三岁小孩与三十岁男子的不平等游戏,虽然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些机遇,但是,我们照样拥有成长的权利。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加快学习,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不能轻易地放弃自主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什么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洋品牌汽车在潇洒地奔跑,而世界各地又不见中国汽车的身影,这能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

  汽车行业全球十几大品牌格局已定,这种局面是各大汽车公司经过上百年发展竞争后形成的。而中国汽车工业虽然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刚刚开始松开运动员的手脚,刚刚开始参加国际比赛。我们还有可能在这一国际竞争中胜出么?

  能!一定能!无论是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还是韩国的现代,无一例外都是从三岁小孩开始起步的。我们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工业基础与综合技术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我们的飞船都已经成功返回,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会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好呢?因此,发展自主品牌,首先要具有坚定的信心,不能被当前来势凶猛的洋品牌所吓倒,而必须在强手面前临危不惧。只有自强才能“自主”。

  十年前,我提出要生产小轿车。七年前我们正式动手试制样车。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顺利地在浙江临海下线。到2001年,得到国家正式批准,我们开始大规模投资,正式进入轿车领域,从事独立自主品牌轿车的开发。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到2003年,吉利集团实现了产销轿车8万多辆。今年,我们计划实现产销轿车16万辆。

  当然,我们在自主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不能排除全球技术合作、资本合作、人才合作,也不排除与全球整车企业的合作。但是,所有的合作都应该是互惠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按照需要什么、联合什么的合作原则,从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着手,不断完善与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产品开发体系、零部件配套体系、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这样,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才能把吉利汽车打造成植根于老百姓心里的优秀品牌。

  我们应该用发展摩托车、家电的决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我们更应该用控制摩托车、家电生产成本的方法来控制汽车生产成本。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中国市场的成长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抓住全球性产业格局大调整时代的机遇,结合与利用全球汽车专业技术公司的技术优势,以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把相关的资源组合起来,首先在家门口参与竞争,然后让自主品牌的汽车走出国门。

  中国一定能够造出自己的好车,一定能发展出有世界影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

  欢迎读者来讨论

  发展自主品牌,关系到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坚持新的发展观,关系到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关系到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存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讨论专栏,欢迎各界读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各抒己见。

  讨论的题目是:一、在当今改革开放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强调发展自主品牌?二、面对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自主品牌企业还有没有成长的空间?三、企业在发展自主品牌上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四、如何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发展自主品牌的关系?五、发展自主品牌,企业和政府各自应发挥什么作用?

  来稿请寄:北京人民日报经济部“如何发展自主品牌”专栏,邮政编码:100733;传真:010-65368474;电子信箱:gyzjjb@peopledaily.com.cn。

  ———编者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26日 第六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