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如何服务“三农”的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9:20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一个功能完善、稳健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贵州作为全国8个试点省(市)之一,出台了改革方案,首家挂牌成立了省级信用联社,但如何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靠山”,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在道真自治县旧城镇,原来的农业银行营业所,早在两年前就换成了农村信用社的牌子。原来对农村信贷投入最大的农行系统,随着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其经营网点纷纷从乡镇撤离。像铜仁,10个县(市、特区)目前仅在5个中心镇农村设有农行营业所。而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点几乎遍布农村所有乡镇。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机制逐步健全,服务功能逐步强化,在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有条件更多地承担起了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任务。

  据了解,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比例一般超过80%,如黔西南自治州达到了90.6%,铜仁地区为86%。若以县为单位计则比例更高,紫云自治县几乎达到100%,雷山县达到了98.2%,丹寨县达到了97%。近几年,农民获得的贷款也主要来自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余额占全辖金融机构农贷余额的比例几乎都在90%以上,像毕节地区达到了98.6%,黔南自治州为95.6%。

  小额信贷,贴近了与农民的距离。目前,各信用社在抵押贷款、联户担保贷款的基础上,普遍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信用社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承贷能力,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发放信用卡(贷款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对农民发放贷款。在无须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农民凭信用卡在不超过限额的范围内可以随时贷款,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贷款“门槛”。

  据调查,六盘水市为50多万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已评定信用等级并发证的有44.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1%。铜仁地区已为68.4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已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的62.18万户,占农户数的85.75%,获得信用证的50.13万户,占农户数的69.14%。通过信用社的支持,有效缓解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资金供给不足,制约服务“三农”的“瓶颈”。对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中存在的困难,安顺市西秀区信用联社主任杨庆苏说,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存款增量不足与农民贷款需求旺盛。西秀区13万农户中有7万多农户希望得到贷款支持,但由于资金不足,实际获得贷款的农户只有5000余户。

  1996年以前,农村信用社社员资格股每股仅为1元或2元,1996年重新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时,所设的资格股也仅为10元,所以农村信用社的自有资金十分有限。再加上多家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使信用社的吸储能力弱,存贷规模小。进行试点改革前,全省959个信用社中,存款500万元以下的有200多个,其中200万元以下的41个。尽管近年来信用社支农贷款的增幅大大超过其他商业银行,但因其绝对额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要加大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目前所进行的扩股增资,扩大信用社资金规模显得尤其重要。

  加大扶持力度,服务“三农”。湄潭县全县金融机构存款10亿元,但贷款仅有4亿元,6亿资金流向了城市和发达地方,其他被调查各县也大都存在资金外流现象。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资金外流还会进一步加剧。

  该县副县长杨游明说:农村信用社要适应“三农”发展需要,一定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支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人民银行要给予农村信用社以资金倾斜,继续加大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扩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规模。省级联社要加大资金的调配力度,给予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以更多关注。

  要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包袱。对非信用社自身经营原因,特别是政府指令性贷款所形成的呆坏账,政府应当予以化解、减免或帮助清收,使农村信用社在新一轮改革中能够轻装上阵。

  针对农业生产周期长、利润低、市场和自然风险大,农贷风险也随之增大的实际,政府在对农业的扶持中,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对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业务所形成的亏损要给予补偿,对农村信用社参与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政府应当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贴息。

  政府部门要协助信用社严厉打击逃废债,特别是要彻底清理国家公职人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拖欠债务,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作者:高松 李维兵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