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道德市场”:垄断还是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03:49 深圳商报

  [热点透视]

  李文钊2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对河南艾滋病病患者朱进中收养52名艾滋孤儿的事件进行了报道,运行10个月的“关爱之家”,虽然“合情”,但由于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较差,以及不符合《社会福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而被强行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办的“阳光之家”孤儿院。

  应该说,无论从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还是从专业化管理方面来说,政府办的“阳光之家”都比朱进中办的“关爱之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在为政府这一举动叫好时,但有一个问题困惑着笔者,难道只有政府能够行善吗?

  现在政府之所以关闭“关爱之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对救助者个人能力等的不信任。从目前政府管理“道德市场”的一些政策来看,政府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救助孤儿这一福利事业对于孤儿影响很大,公民个人或民间组织要么不具备能力,要么可能动机不纯,他们的救助可能会不利于孤儿的发展,因此个人和社会组织要么不能够参与救助事物,要么和政府一起合作。

  在我看来,这一逻辑是不成立的。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公民手中有很多金钱,而有些公民可能乱花钱,政府是不是应该把公民手中所有的钱都收回呢?如果不能因为公民可能不正当使用金钱,而剥夺公民花钱的权利,那么同样也不能因为公民可能不正当行善,而剥夺公民行善的权利。

  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看法,在“道德市场”,相对于需求者而言,行善者的供给总是较少,私人慈善组织不足以满足“道德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政府利用自身优势,弥补“道德市场”的缺陷。应该说这一逻辑告诉我们,政府在“道德市场”的作用是补充和促进作用,而非主导和替代作用,这与“道德市场”特殊的属性密切相关。

  一方面,“道德市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良心或者是人类普遍的爱心,也就说“道德市场”的需求与供给都是通过良心来实现。另一方面,“道德市场”最大的困难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到底谁需要“救助”。我想这也是前一段时间人们对乞丐问题争论较多的原因,人们并不是不愿意给乞丐以帮助,而是担心给一些“伪乞丐”以帮助。而私人组织与政府相比,在信息鉴别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正如政府放开经济市场,给予公民和企业以更多的经济自由,导致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样,政府也应该放开“道德市场”,给予公民和企业以更多的道德自由,这样也会导致道德的繁荣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政府用于道德供给的经济实力不足,而且还可以促进公民之间互帮互助良好道德。

  当然,政府在“道德市场”中并非没有作为,政府可以从管为主,到规范秩序,提供服务为主;从事前限制准入为主,到事后监督为主;从单一供给为主,到多方、多层次的供给相结合。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公私孤儿院”之争,也不会出现公民没有行善的途径,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乞丐”了。

  作者:李文钊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