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才强国的行动纲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起草工作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1日10:0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2003年深冬,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认真考虑与会同志意见和建议后,2003年12月26日中央正式印发了这份文件。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加强人才工作作出决定。《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才工作置于突出位置。《决定》的起草,始终在中央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进行

  治国经邦,人才为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要靠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党中央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逐步确立了党的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

  把实施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国家“十五”计划首次列专章提出了“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的任务,突出强调了人才工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2002年,中央下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部署,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确立“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赋予人才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

  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2002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管人才”。这对于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市场初步建立,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才工作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的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层次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日益严重;人才工作的科学机制尚未建立,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要把我国人口资源的潜在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3年5月22日至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人才工作进行研究讨论。会议强调,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中央政治局的这次会议作出重要决定:2003年下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2003年6月9日,经中央批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立,统一指导协调全国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6月12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筹备组,着手起草《决定》是筹备组担负的重要职责之一。在此后的几天内,来自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和研究机构的32位专家学者、工作人员,陆续到位。历时近半年的《决定》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决定》的起草,始终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进行。胡锦涛总书记对《决定》的总体思路、重点要点等作出指示。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开会对《决定》稿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修改意见。

  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起草小组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决定》的形成,凝聚着全党全社会的智慧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项重大决定的出台,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和蓬勃的生命活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起草过程,再次印证了这一真理。

  2003年6月底,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一场大规模的人才问题专题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0多个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人才工作需要抓好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国内8家权威人才研究机构就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和方法、人才思想观念发展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机制等基础性课题进行深入调研。

  7月中旬至7月底,筹备组文件起草组成员分赴部分省、直辖市和部委、高校、科研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等,就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人才培养、人才使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调研。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各省区市也按照中央部署,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使《决定》起草工作更加有的放矢。8月中旬开始,起草工作正式开始。起草、讨论、修改,再研究、再讨论、再修改,起草组成员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的政治热情和极端负责的精神,不分昼夜,反复推敲,先后七易其稿,形成了《决定》初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起草组根据会议又对初稿作了进一步修改。10月29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专题讨论了《决定》稿,形成报党中央、国务院的送审稿。

  胡锦涛总书记始终关注着《决定》的起草工作,多次询问起草进展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起草组上报的送审稿,总书记逐字逐句认真审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作了多处重要修改。

  开言路,集众智。为确保起草工作的顺利开展,《决定》初稿形成后,分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收到各类意见、建议89条。10月8日、9日,中组部部务会和人事部党组分别讨论《决定》稿后,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又将修改后的《决定》稿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人民团体等32个单位征求意见,并召集部分专家学者座谈,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147条。大至政策规定,小至标点符号、遣词用字,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如源源清流,不断被吸纳进《决定》稿中。

  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起草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

  11月2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了《决定》送审稿。起草组随即按照会议精神,对《决定》稿又进行了一次修改。

  11月24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决定》稿。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意见,文件起草组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提交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的文件稿。

  12月19日至20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对《决定》进行了深入讨论,在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提出了数百条修改意见和建议,起草组反复推敲,又对《决定》作了19处修改,如在衡量人才主要标准的表述中增加了“品德、知识”,在人才队伍建设的段落中,增加了着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表述。

  机遇难得,人才宝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靠人才。《决定》是行动纲领,吹响了人才强国的号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出台,奏响了人才强国的新乐章。

  8个部分,23条,1万1千多字,《决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确立了科学的人才观,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能否做到“三个代表”,作为衡量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决定》提出坚持把发展的要求贯穿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吸收近年来人才理论研究和人才工作实践成果,认真总结新时期人才工作理论、机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决定》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阐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抓手和主要任务,就解决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激励、安全和高层次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领导保证。

  这是视野开阔、充满创新的重要文献。《决定》在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措施,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在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定位在“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才工作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

  ———在人才工作的理念上,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提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四个不唯”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在人才评价和使用上,提出要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要素构成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方法。

  ———在人才市场建设上,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强调要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实现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

  ———在人才激励机制上,提出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

  ———在人才工作重点上,提出了着重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三类对象:一是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二是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三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各领域高级专家。

  ——在人才发展结构调整上,提出人才资源开发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功能。

  ———在人才工作领导力量上,阐述了党管人才原则的深刻内涵,即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提出了人才工作新格局: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事业召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为人人竞相成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从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到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伴随着人才工作的不断深化,一个更加美好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正在到来。新华社记者孙承斌李斌张景勇(新华社北京2月29日电)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