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无地 上班无岗 低保无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07:31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
安徽省亳州市郊区。62岁农民唐诚中住在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因为交不起电费,只能点煤油灯,屋里总是昏暗一片。一袋十几斤重的面粉是全家四口人唯一的口粮。唐诚中的家原来并不是这个样子,可自从高速公路建设征地后,不仅地一分没剩,说好的一次性补偿9500元,从2001年到现在也没拿全。一家人除了养的3只羊,再没有其他生活来源,还背上了万把块钱的债。 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像唐诚中一样“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达4000多万。他们的生存状况引起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委员们强烈呼吁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推进城市化,农民付出了代价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洪绂曾委员指出,由于失去土地,大量农民就业及社会保障无着落。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 “困难农民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以上,子女生活也不富裕,所在集体经济实力又相对薄弱,因此沦为‘三无人员’。”洪绂曾对此不无担忧,“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广大农民付出了代价。” 根据九三学社对辽南某市郊区的调查,失地前平均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失地后,不仅收入减少,还由于搬进楼房,取暖费、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大,平均每年每户减收1.13万元。因为生活拮据,出现了失地农民以捡破烂为生的群体,有的农户夜里连电灯都舍不得点,到农贸市场捡菜吃、到河边洗衣服、在楼下支起锅灶做饭的农民大有人在。 5万亿元的“剪刀差”谁来补偿 与付出的代价相比,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是那样的微乎其微。 浙江省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至30%,企业占40%至50%,村级组织占25%至30%,农民仅占5%至10%。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 据农业和国土资源方面的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征用农地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身上至少“拿走”近5万亿元,严重剥夺了他们的利益。 失地农民问题解决不好,稳定就是一句空话 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利益,在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还要为转变就业方式、生活方式而付出大量的成本,这让不少失地农民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呈现上升趋势,对土地征用采取了抵制态度。这不仅严重恶化了干群关系,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的大局。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不好,稳定就是一句空话。”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吴明熹委员说。 委员们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展,今后还得有大量农用地被征,这意味着失地农民将继续增加。如果在征地过程中没有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必然出现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又大量发生的局面,势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委员们呼吁,为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除控制征地规模,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理顺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外,还应为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设计更合理的制度性保障。(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