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远的雷锋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03:1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又到3月5日。41年前的今天,我们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这几天,城市的大街小巷又多了一些志愿者的影子。随处可见的“为民服务”宣传牌和招展的红旗,让我们有了节日般的感觉。

  3月5日也的确成了一个“节日”。41年来,我们在这个日子里,一次次通过行动表达对雷锋精神的推崇,也一次次地进行着精神上的洗礼,追求一种道德上的皈依。

  审视雷锋精神的内核,我们会看到其中涵盖了太多的美好。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无论哪一点,都合乎我们时代的需要。美好的东西总是超越时空的,所以雷锋精神也是永生的。

  有人说,倡导雷锋精神只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当我们在政治层面上倡导的“时代精神”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吻合时,它就不再是一种纯政治产品,而是我们大众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承认,任何时代金钱都是必需品,但金钱决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和至高无上的。在市场经济时代,“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传统美德,同样是我们大众所必需的。雷锋精神正是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一个有力反证。当我们在反思道德沦丧,针砭假冒伪劣、贪污腐败的时候,当我们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时候,雷锋精神不正填补着这种社会行为准则的缺失吗?

  雷锋所身体力行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以善待他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高尚伦理精神。具有这种高尚精神的人,在中外历史上都不乏其人。因此,可以这样说,雷锋精神是传统美德的现代版本,是人类美德的中国版本。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学习雷锋精神应该是对一种美好文化的历史传承。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等代表着我们文学文化的精华,那么,“雷锋精神”则代表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精华,它理所当然地为我们大众所接受和喜欢。

  事实上,以“善待他人、奉献社会”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已经跨越时代,甚至跨越国界。在日本,在韩国,就有许多的社会学家和企业家推崇雷锋精神。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雷锋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他人关爱的人性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超国界的。

  作为一种美好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和弘扬它呢?因此,只要雷锋所代表的这种精神和文化是我们赖以建立美好生活所必需的,3月5日,就是一个我们永远愿意接受的节日。王根喜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