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5日05:29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2月28日上午。为期5天的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人大会堂闭幕。

  11时28分,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高票获得通过。

  到会的337名人大代表,用神圣的投票权表达了对这份重要文件近乎一致的支持。

  99%的赞成率,集中反映了人大代表们的意志。

  “这是一份非常出色、深受欢迎的报告,广泛集中了各方智慧。”

  “这是一份有高度、有力度、有作为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发扬民主的精神。”

  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这份十易其稿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给予高度肯定。那么,这份广纳善言、广受好评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起草的?近2万言的文字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两个月来,记者关注并追寻着它“出炉”的过程,细细品味报告深处跃动着的那种求真务实的激情和力量,强烈感受到了一股拂面而来的民主春风。

  历时两月,10易其稿。广开言路、民主决策的做法,贯穿了报告的整个起草过程。

  2003年,是深圳人难忘的一年———

  这一年,确立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定位;

  这一年,克服了非典疫情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困难;

  这一年,经济建设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这一年,“净畅宁工程”、从严治政等一系列新举措被市民广为拥戴。

  目标既定,只有心无旁骛,奋力前行。新的一年里,深圳既满怀希望,又充满挑战。此时此刻,起草一份什么样的政府工作报告来凝聚力量、形成共识、谱写深圳发展新篇章?这是市政府决策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03年12月30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如期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深圳未来20年的发展路向,在深圳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堪称一座里程碑。就在这次会议期间,当时还是代市长的李鸿忠同志开始着手布置报告起草工作。

  他明确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体现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职责,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条贯穿今后各项工作的主线。

  按照这一要求,市政府办公厅等全会一结束,就组成写作组,开始报告的起草工作。

  大家迈出的第一步,是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认真研究和吸收各区、各部门去年工作总结和今年工作思路。在两周多时间的紧张写作过程中,3易其稿,于1月17日拿出了初稿。

  初稿出来后,很快到了春节。李鸿忠同志和市政府各位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利用这段时间首先进行了审改。随后,根据李鸿忠同志的提议,报告初稿在正式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前,先分送各区、各部门书面征求意见。

  各区、各部门负责人对报告稿的修改非常重视,大家结合各自情况,深入思考,精心论证,提出不少修改建议。其中,大多数还及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反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有的还专门用电话或亲自上门与写作组成员进行沟通。

  而写作组成员则反复讨论、研究,吸收各方面好的意见,不断补充、完善、修改、推敲……2月3日上午,市政府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常务会议,对报告稿进行认真、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这次会议上,李鸿忠对报告的指导思想再次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的精神,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以新的发展观为主线,把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政府工作中去。

  他特别嘱咐写作组:今年的工作安排,能具体化的要尽量具体化,这样既便于人大更好地监督政府的各项工作,也便于各区、各部门按工作安排抓落实。

  随后,此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送审稿,报市委常委会审议。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的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月5日,李鸿忠代表市政府,专门到市政协三届19次常委会上听取市政协常委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当日下午,李鸿忠又率领市政府各主要职能局负责人,一起来到市人大办公楼,听取市人大领导、各专业工委负责人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的意见。

  2月6日下午,李鸿忠再次安排时间,听取各民主党派、总商会及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2月18日下午,李鸿忠主持召开座谈会,向20位来自企业、基层的市人大代表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同大家坦诚交流、交换看法。

  当天晚上,李鸿忠与写作组成员一道,一边在会议室吃盒饭,一边与大家讨论如何根据各方意见,对报告稿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在这几次座谈会上,李鸿忠带领写作组各位成员,仔细听,认真记,不时与大家展开讨论,不少修改意见当场拍板采纳,对其他一些意见也一一作了回应,气氛热烈而融洽,这种肝胆相照、共商大计的场景打动了不少参加会议的人。

  2月20日,经李鸿忠最终审定、先后10易其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交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

  2月24日,散发着墨香的报告文本,放在了300多名市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数百名政协委员及其他委员面前……

  充分发扬民主,善纳众意群言。一条条鲜活的意见、建议,如涓涓细流,为报告注入生机,增添光彩。

  一条条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大到报告结构、实际内容,小至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体现出了意见提出者严肃、认真、负责的精神。

  当参加市“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拿到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时,很多人感到了油然而生的自豪,因为报告充分吸收了集体的智慧,浸透了众人的心血,反映了各界的心声。

  保护生态环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首次在政府部署各项工作时放到了首要位置,此举备受称道。这是在市政协征求意见时,苏东斌委员提出的建议;

  建设“诚信深圳”,当务之急是建设诚信政府,政府应该首先取信于民,在这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报告中的这个观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鸣。这是市政府在征求部分人大代表意见时,吴江影、易庆国两位代表大力呼吁的结果;

  报告中提出,要在我市全面推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评价要求重新审视、修订既有规划。这是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深圳市委主委、环保专家邱玫的提议。

  像这样广开言路、广纳善言的例子几乎是处处皆是———

  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深圳市委主委吴井田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首先要增强全社会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因此,开展“交通教育年”活动列入了今年的工作安排;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政府要敢于正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讲问题要到位,讲困难要更充分。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报告中一共列举了9条问题,篇幅和条目创下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之最。

  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王丽建议,市政府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大专业性民间调解组织的培育。她认为,我市各级法院之所以案件成堆,法官们应接不暇,主要是因为民间调解组织未能充分发育,致使许多很小的合同纠纷都变成了官司,进入周期长、成本高的法律程序。这个意见马上受到李鸿忠高度重视,不仅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且还专门请王丽提交一篇书面材料供下一步深入研究;

  写进报告的意见或建议,还有安惠君代表的“从优待警”,肖幼美代表的“加强诚信道德教育”等等。

  千锤百炼出真金。一条条鲜活的意见、建议,如涓涓细流,为报告注入生机,增添光彩。4稿、5稿……直到第10稿,在一次次修改中,报告逐步完善、成熟。

  “两会”期间,王丽、肖幼美等代表翻阅着吸纳了自己建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到十分欣慰,对市政府充分发扬民主、善纳众意群言的做法大为称赞。

  在接受采访时,许多代表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份符合全市人民意愿的工作报告!”

  凝聚力量,形成共识。报告的形成过程,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政府工作的过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写得好,是‘引智’的结果。”刘秋容代表在审议报告时,讲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引智”,就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引智”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集中智慧,凝聚力量,形成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我市今年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市政府办公厅的《报告》写作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李鸿忠同志的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写得很从容,留出的时间也很充裕,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听取各方面意见。

  无论是在人代会前征求意见,还是在人代会中参加分组讨论,李鸿忠同志都仔细听取每一位同志的发言,认真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恳切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直抒己见,一定要“少说场面上的好话,多提实实在在的意见、建议”。

  每一次征求意见,每到一个地方,李鸿忠都代表市政府表达一个观点:要把报告形成的过程,变成集中民智、反映民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政府各项工作的过程。

  对此,吴江影代表评价说,从几次征求意见的行动来看,我们的政府确实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开展工作。她说,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充分进行酝酿,主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决策,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是非常可贵的。监督出效率,监督出动力,希望这样的监督更多一些。

  吴江影代表的期望,同市政府要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呼应。因为李鸿忠同志曾不止一次表示,做好政府的工作,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代表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体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总商会、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离不开全市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报告起草过程中,李鸿忠还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说:“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能吸收进报告的,要吸收进去;不能吸收进去的,今后也要在政府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但报告再好,也只是一个文件,一篇文章,最后效果怎么样,关键看落实,看会后政府干了些什么,看群众满不满意。”

  经过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要面世了,蓝图已经绘就,承诺已经作出,政府的执行力如何,目标能否实现,时间检验着,700多万市民充满期待。

  作者:本报记者叶晓滨 编辑: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