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化肥市场瞄准大流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7日00:0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记者 张翼鹏 文/图

  当冬日褪去残装,对农民来说,又到了春耕时节,化肥的销售也形成了一个小小高潮。

  行业内不讲诚信、视合同为儿戏,是不少企业的心头之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解决信用危机问题。

  效仿郑州商品交易所,提出“化肥郑州价格”的万庄市场也对自己的经营提出了一个远期目标。生逢其时

  当冬日褪去残装,对农民来说,又到了春耕时节,化肥的销售也形成了一个小小高潮。

  被誉为含金量甚高的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彰显了党和政府解决农民收入难的决心。但面对眼下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的连连上涨,农民脸上刚露出的喜色旋即凝结。“农民新增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将被化肥涨价所掩盖”,不少媒体也著文呼吁。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下发紧急通知:“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稳定化肥价格。”连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无疑对发热的市场起到了冷却作用。通知还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采取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经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

  化肥流通环节的规范、改造,重又进入中央决策机构的视线。

  要在往年这时候,化肥经销商是不动声色的,春耕的化肥需求量不过占全年的20%左右,“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购买高潮还要等到麦播时节。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化肥价格的居高不下,使不少经销商减少了贮藏,而对处处皆需精打细算的农民来说,面对化肥平均20%到30%的涨幅,买还是不买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郑州新郑新港区,一个现代化的化肥交易市场———万庄化肥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万庄市场)即将竣工,“预计第二季度可以开业”的说法,使不少化肥经销商多了几分乐观。

  也许在往常,投资8500万创建一个大型化肥交易市场,在别人眼里不是一个好项目。涉农产业资金占用量大、利润薄且辛苦已经是众所周知。但在“化肥涨价”频频见诸媒体、化肥流通引起高层关注时,万庄市场的出现,就不仅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更有点“生逢其时”的感觉了。新旧体制的激荡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总有一些行业的发展现状让人不太好理解,农资流通市场即其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生产资料都是由供销社系统和农业部门主营的。县以上有农资公司,乡镇有农资公司的门市部,化肥流通特别是优质化肥的流通,主要依靠的是层层调拨。供不应求时,更是实行奖售政策,收多少棉花,奖励多少化肥,收和卖之间是挂钩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逐渐被取消,农资开始进入以市场为主导的时期。

  一位原农资公司的经理透露了现在的情况,90%以上的原化肥经销企业在新形势下都有了很大变化,有的改成了有限责任公司,有的干脆由个人承包经营,还有的则因无法生存下去而破产。

  “原来的流通网点大部分还在,人还是那部分人,甚至连招牌也没有变,但内在的经营机制却完全不同了,特别是乡镇门市部,打的是国有的牌子,但90%以上都是由个人来经营。”对此,有人用“面目全非”来形容。

  原来的层层划拨、统一调配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市场被分成了小个体经营单位。对化肥生产厂家来说,情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把产品直接提供给农资部门就算完事,现在则要直接面向市场,编织自己的销售网络。

  这种新旧体制的交替、更迭,无疑给化肥销售带来一些新问题。大部分经营者失去了银行的支持,资金成了很现实的问题;原来的老仓库逐渐改作他用,仓储能力也不够了。另外,个体经营者限于人力物力,也不大可能和很多厂家联系,所销售的化肥品种也受到极大的局限。而对厂家来说,原来对一个供销社就把销售问题解决了,现在则要走出去,费尽心思地寻找客户。

  由于化肥市场远没有建立起一个高效流通渠道,加之信息单一、闭塞,化肥的低效运输浪费惊人,产地和消费地不统一也造成诸多不便。

  一化肥经销商深有体会:“西北的化肥运到东北,东北的化肥运到中原,中原的化肥又销往外省,化肥行业的附加值本来就低,运输成本占了很大一块儿,这样来回一折腾,人为增加了不少成本。国家三令五申要稳定化肥价格,但如果没有完善的流通渠道,价格就无法做到公开、透明。单纯靠行政手段控制化肥价格也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信用危机也一直是化肥流通的“绊脚石”。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对化肥行业的某些企业来说,“合同几乎是废纸一张”。当化肥生产过剩时,厂家找到经销商说尽好话,甚至连赊销都愿意,经销商还待理不理的;而当供应偏紧、价格上扬时,“经销商提前几个月打款,厂家还不给发货”,这种现象在近两年屡见不鲜。

  某大型公司,几乎每年都要遭遇几起合同违约情况,有些长期合同毁约给企业造成了几百万的损失,但最后都只能通过协商解决,也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行业内不讲诚信、视合同为儿戏,是不少企业的心头之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解决信用危机问题。

  近两年来,一些省市的农资经营部门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譬如,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构筑连锁销售体系,把连锁店开到乡镇一级。但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

  细探个中原由,有人认为,化肥是微利行业,连锁经营在经营规范的同时,也加大了经营成本,一分一厘都算得很清楚的农民当然不会买账。从另一方面说,门店虽建起来了,但进货却得不到保证,特别当货源紧张时,厂家发不发货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尽管从长远来看,发展农资连锁是个方向,但三两年之内还不是一种合适的形式”。打造“化肥郑州价格”

  在化肥流通渠道重新洗牌时,在新的符合市场要求的手段产生之前,市场急需一个交易平台:“客户在这里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厂家,厂家也能尽可能多地接触客户。当然,这个平台的运行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采取的也完全是市场化的手段。”万庄市场总经理袁晓波这样描述当初建化肥市场的动机。

  当然,之所以在郑州选址,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河南的农业比重较大,化肥消费量惊人。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化肥年需求量约1.4亿吨,而河南年用量达14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的1/10。而河南周边几省(晋、冀、鲁、鄂、皖)用量则达7100万吨,占了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万庄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按袁晓波的说法,即将建成的万庄市场,集交易、展示、仓储、配送、金融支持、信用中介等功能于一身,通过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严格的合同管理体系、快捷的交易结算网络,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化肥交易模式,立足于方圆300公里内配送的“化肥高速公路”将把“市场的腿拉得更长”。

  在新郑市国际机场的新港区,记者见到了正在建设中的万庄市场。市场与京珠高速近在咫尺,距豫04公路和京广铁路不远,距107国道也不过七八公里,交通的确十分便利。一期5万平方米的仓库已经建好,白墙蓝瓦,很是宽敞明亮。据同行的人介绍,3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交易大厅和5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在装修中。在万庄市场的简介上,记者见到了打造业内认可的化肥郑州价格的说法。

  “化肥郑州价格”不同于“郑州化肥价格”,同驰名中外的“小麦郑州价格”一样,它所指的是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化肥市场,在交易量巨大的情况下,所体现出的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

  由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成功运行,“郑州价格”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粮食市场行情的重要渠道。“郑州价格”还成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粮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效仿郑州商品交易所,提出“化肥郑州价格”的万庄市场也对自己的经营提出了一个远期的经营目标。

  由于化肥消费有一定的季节性,淡季时间也较长,市场还专门辟有远期合约交易大厅,设有120个席位,引进期货管理制度,探索把现货交易和远期合约货交易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客户进行远期交易。

  作为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中部省份,河南在农产品的流通上,已经先期形成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郑州粮食交易所和刚建不久的华中棉花交易市场。瞄准全省巨大的农资市场,万庄市场的上马将会对我省化肥等农资的流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呢?

  谈及未来,袁晓波出语惊人,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化肥交易市场这一目标。

  据了解,农业部“郑州全国优质肥料展示中心”和“郑州全国农化信息网络中心”已经在万庄市场挂牌。

  也难怪,如此规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的化肥市场,不仅在中原地区是独此一家,就是在国内也相当少见。结合郑州的区位优势,经过几年努力经营,万庄市场一跃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化肥市场也并非不可能。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